[实用新型]一种测量同位素热源表面温度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44872.8 | 申请日: | 2014-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437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国辉;罗洪义;秦少鹏;唐显;罗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量 同位素 热源 表面温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温度测量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同位素热源表面温度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放射性同位素电池(Radioisotope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RTG)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热能,通过塞贝克效应,把热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它主要由同位素热源和紧贴热源表面的热电转换装置两大关键部件组成。目前RTG主要应用领域为航天(如人造卫星、深空探测等)和地球上人迹罕至的恶劣环境(如南、北极,深海等),相比于其它电源有其自身的优点和某些方面的不可替代性,成为这些领域重要乃至唯一的电源。
同位素热源具有自身发热的特性,其包壳表面温度能达到400℃左右。为获取热源表面温度场分布数据,需对表面温度值进行精确测量。目前的测温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接触式测温法,第二种是非接触式测温法。通常来说的接触式测量仪表比较简单、可靠,测量精度高,但是因为测温元件与被测介质需要进行充分的热交换,所以其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达到热平衡,所以存在测温延迟现象,同时受耐高温和耐低温材料的限制,不能应用于一些极端的温度测量。而非接触式测温仪是通过热辐射的原理来测量温度的,测温元件不需要与被测介质接触,测温范围广,不受测温上限的限制,也不会破坏被测物体的温度场,反应速度一般也比较快,但由于同位素热源表面热分布不均匀,常用的热电偶或红外测温简易装置受到体积和测量点数量的影响,不能完全测量出热源表面的温度,导致热源温度场分布结果存在较大误差。
由于转换效率是RTG最为核心的指标,而准确完整的同位素热源表面温度场分布情况对于优化RTG内部结构设计,从而提高RTG转换效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于同位素热源表面温度场分布情况的测量十分重要。
由于RTG技术方兴未艾,而同位素热源的表面温度测量领域特殊,存在很高的辐射风险,考虑到测量过程中必须兼顾安全性要求,并且目前市场上还没有适用的测量装置,因此亟需开发一种既能实现同位素热源表面温度准确测量,获得完整温度场分布情况,又能兼顾安全性要求的温度测量装置,从而为优化RTG内部结构设计,进而提高RTG转换效率奠定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装置不能准确测量同位素热源表面温度,无法获得完整的温度场分布情况等问题,同时兼顾安全性要求,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同位素热源表面温度测量装置。
一种同位素热源表面温度测量装置,包括红外测温台、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以及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具体如下:
一、红外测温台
红外测温台主要由框架、红外探头、顶轴和转台构成;红外探头通过探头导轨连接在框架的立柱上,通过探头电机的驱动能够使红外探头沿探头导轨在竖直方向上滑动;顶轴上端固定在框架的横梁上,通过顶轴电机的驱动能够使轴杆沿竖直方向移动,轴杆下端通过轴承与带有固定针的压头相连接;顶轴下方设有转台,通过转台电机的驱动能够使转台转动,转台中央设有隔热底座;
二、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
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通过与红外测温台的红外探头、探头电机、顶轴电机和转台电机的连接,控制红外测温台的运行,采集红外探头的温度参数、各电机的运行参数以及相对应的时间参数;
三、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
由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对来自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的温度参数、各电机的运行参数以及相对应的时间参数进行处理,获得同位素热源表面温度场分布情况。
采用该同位素热源表面温度测量装置的温度测量方法如下:
一、通过远程控制装置将同位素热源放置于隔热底座上;
二、通过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控制顶轴电机下移轴杆,使带有固定针的压头压在同位素热源上使其固定;
三、通过计算机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控制探头电机使红外探头沿导轨移动,同时控制转台电机使转台以一定的速度旋转,采集一系列的温度参数、各电机的运行参数以及相对应的时间参数;
四、通过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进行数据处理,由探头电机和转台电机的运行参数计算各时刻红外探头正对的同位素热源表面的三维坐标,并通过时间参数将采集的温度参数与同位素热源表面的三维坐标相对应,从而获得同位素热源表面温度场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448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卡扣式红外探测器
- 下一篇:两种聚焦状态的色差仪聚焦透镜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