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气分离器和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4355.9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2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黄潜;黄春生;张海蓉;王立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3/04 | 分类号: | F01M13/04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谭佐晞;严志军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气 分离器 发动机 | ||
1. 一种用于发动机的油气分离器,其包括:
气体入口(21),其用于引入油气混合气体;
至少部分地由发动机罩盖(10)限定的腔体(20),所述油气混合气体由所述气体入口(21)引入后流过所述腔体(20);
气体出口(29),其与所述腔体(20)连通并与发动机进气歧管连接;以及
排油孔(26),其与所述腔体(20)连通并用于排出从所述油气混合气体分离出的油;
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腔体(20)内的至少一个分离板组,所述至少一个分离板组包括限流孔板(24)和挡板(25),所述限流孔板(24)包括允许所述油气混合气体通过的若干个孔,而所述挡板(25)靠近所述限流孔板(24)设置在所述限流孔板(24)下游,并面对所述限流孔板(24)的孔。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20)由所述发动机罩盖(10)的一部分和附接在所述发动机罩盖(10)上的通风板(30)限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入口(21)和所述排油孔(26)设置在所述通风板(30)上且所述限流孔板(24)附接在所述通风板(30)上。
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在所述气体入口(21)与所述至少一个分离板组的限流孔板(24)之间从所述发动机罩盖(10)的壁延伸出的多个筋条(23)和附接在所述通风板(30)上的节流板(22)。
5. 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在每一个分离板组下游都对应地设置有具有深度和底部孔径的排油孔(26)。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孔(26)的深度和底部孔径尺寸定成在发动机运行期间,能在所述排油孔(26)中保持一定高度的油柱。
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孔(26)的形状为漏斗形。
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油孔(26)的深度为13mm,而所述排油孔(26)的底部孔径为3mm。
9.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入口(21)带有防止油直接甩入所述腔体(20)的遮挡结构。
10. 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结构为在气体入口(21)处从所述通风板(30)向外延伸出的遮挡板。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孔板(24)包括集中设置在其上半部的7个孔径为3mm的孔,从而使经过所述限流孔板(24)的油气混合气体加速。
1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板(30)由低碳钢制成,并且通过铆接来附接至由铝合金材料制成的所述发动机罩盖(10)上,所述腔体(20)通过室温硫化型硅橡胶来密封。
13. 一种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集成在所述发动机的罩盖内的如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油气分离器。
1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的气体入口(21)引入的是曲轴箱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43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型汽油机离心式油汽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一种膨胀剂熟料颗粒筛分输送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