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变液压阻尼扭转减振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56396.1 | 申请日: | 2014-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3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桥医;王乾坤;张泽;方敏;陈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F15/16 | 分类号: | F16F15/16;F16F15/13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变 液压 阻尼 扭转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转减振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连接两传动轴的可变液压阻尼扭转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广泛存在于工业生产及汽车行驶过程中,例如板带材轧制过程中因加减速、齿轮啮合等情况下造成的主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传递扭矩发生波动,使传动失稳,扭转振动与轧机垂直振动相互耦合,从而影响板带材产品的质量,提高板带材质量就必须抑制主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汽车行驶过程中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会产生噪音,影响乘坐的舒适性,扭转振动会影响传动轴等部件的寿命,加快更换周期,严重时会造成传动轴的断裂,带来经济损失。因此抑制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是十分有必要的。
目前,为了避免共振,缓和传动系统所受的冲击载荷,提高零件的寿命,通常对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的抑制主要采用弹簧式扭转减振器或质量飞轮式扭转减振器,这些扭转减振器都能有效的抑制扭转振动,但也都存在各自的缺点,并且不能根据实际振动情况对抑制程度做出改变,因此通用性较差,每个传动系统都需要制造与之匹配的扭转减振器,才能达到良好的抑制效果,造成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旋转部件间可变液压阻尼扭转减振装置,能根据实际振动情况对抑制程度做出改变,改善扭转振动抑制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包括法兰盘、扭转减振部件及端盖,法兰盘与端盖分别位于扭转减振部件的两侧并通过螺钉与之连接,组成一个整体转动部件;所述的扭转减振部件包括联轴筒、连接杆、活塞推杆、液压缸和调节螺钉;联轴筒与一主动旋转轴连接,主动旋转轴带动联轴筒旋转并通过连接杆带动活塞推杆旋转,活塞推杆一方面压缩减振弹簧,另一方面挤压液压油,使液压油通过活塞杆内部的油道,流向另一液压缸,活塞推杆上装有可对液压油流量进行调节的调节螺钉,从而实现可变液压阻尼扭转减振的功能。
进一步说,所述的扭转减振部件至少有两个液压缸,所述液压缸为弧形液压缸,每个弧形液压缸两端各有一个弧形油腔,两油腔不连通,中间被实体隔开,弧形液压缸通过左右两边伸出的凸缘用螺栓与环形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的活塞推杆为弧形推杆,弧形推杆中间设有弧形油道,弧形推杆两端通过活塞分别连接于相邻的两个油腔,两油腔内的液压油通过油道互相流通。
进一步说,所述的液压缸盖通过螺钉与液压缸固定连接,防止活塞的抽出而造成液压油的泄漏,液压缸盖的一端与减振弹簧接触,起到弹簧座的作用。
进一步说,所述的减振弹簧穿在活塞推杆上,两端分别压靠在活塞推杆的两边的液压缸盖上,起到辅助减振作用,并且在稳定转动时承担转动力矩的作用。
进一步说,所述进油螺钉贯穿环形壳体、液压缸后与油腔连接。
进一步说,所述放油螺钉贯穿环形壳体、液压缸后与油腔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既兼顾了传统扭转减振器的优点又弥补了其不足之处,结构简单、便于拆装及维修,能根据实际振动情况对抑制程度做出改变,改善扭转振动抑制效果,实现可变液压阻尼扭转减振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变液压阻尼扭转减振装置装配总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法兰盘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扭转减振部件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扭转减振部件剖视图;
附图中:1.法兰盘;2.环形壳体;3.端盖;4.联轴筒;5.连接杆;6.减振弹簧;7.活塞推杆;8.液压缸盖;9.固定螺钉;10.液压缸;11.连接螺栓;12.放油螺钉;13.进油螺钉;14.固定螺钉;15.调节螺钉;16.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变液压阻尼扭转减振装置,包括法兰盘1、扭转减振部件及端盖3,法兰盘1与端盖3分别位于环形壳体2的两侧并通过固定螺钉14与之连接,组成一个整体转动部件。
如图2所示,法兰盘1一方面与环形壳体2连接,一方面与从动旋转轴通过花键连接,将扭矩从扭转减振部件传递给从动旋转轴。
如图3所示,所述的扭转减振部件由环形壳体2、液压缸10、密封圈16、活塞推杆7、液压缸盖8、减振弹簧6、连接杆5、联轴筒4、进油螺钉13、放油螺钉12、调节螺钉15、连接螺栓11及固定螺钉9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56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