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试样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3636.0 | 申请日: | 2014-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452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发明(设计)人: | 董樑;惠虎;汤晓英;钟诚;杨帆;王路逸;倪鹏;汤俊雄;王晓东;徐志岳;路亚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G01N1/3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三和万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0 | 代理人: | 刘立平 |
地址: | 200237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试样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试样力学性能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夹持微试样进行金相研磨的微试样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火电、核电、石油化工及冶金行业中有大量的在役压力容器和管道,这些压力容器和管道的材料长期在某种环境(高温、腐蚀等)下服役后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为了客观评价设备的安全性并预测设备的剩余寿命,则必须准确获得其材料的力学性能。最有效也是最准确的做法是对设备进行有损的试样割取,然后按常规的方法进行材料各种性能的测试评定,但这种做法对原结构有明显的损伤与破坏,常常限制了在役设备的评定。
因此,目前已逐渐采用微试样技术,即从设备上取下不足以对设备构成损伤的较小试样,然后对其进行研究,这样才能解决上述问题,真正评价设备安全性。
如图1所示为微试样法(液压鼓胀法)的测试原理图,微试样1由上夹具2和下夹具3夹持固定,在微试样1上施加荷载P,通过位移传导装置4和位移传感器来测试其位移,因为其微小的试样尺寸,更简单的实验设备,更真实的加载方式,更少的影响因子,更可靠的实验数据,具有更加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工程实际中,从在役设备取样时,可能会出现试样厚度不一的情况,而对微试样技术(小冲杆,液压鼓胀)微试样试验对试样厚度具有极高的敏感性,因此考虑试样厚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是必要的。
由于微试样法所采用的试样尺寸极小,试样半径通常为几毫米,而厚度仅为几百微米。通过试样厚度非均匀性的数值模拟结果可知,不但厚度的大小会对爆破片的爆破压估算产生很大的影响,而且厚度的非线性也是不可忽略的。因此在进行试样制备时,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试样的两个表面要求具有很好的光洁度和平行度,并且试样最终要具有良好的表面粗糙度。在传统的试样加工中,采用线切割加手工研磨的方法来制备试验所需的试样。线切割方法相较于一般的手工锯条或砂轮切割,其优点在于不仅切割面相对平整光滑,而且在一般材料和切割环境下的切割影响层很薄,仅为0.01~0.02mm左右,而这种加工方法的缺陷在于只能加工直径偏小,厚度偏大的试样,如在小冲杆试验中要制备0.5mm厚的试样时先要将棒材线切割为0.6mm的薄片,对于大部分不锈钢材料而言存在导热差、线膨胀系数大的问题,因此采用磨床磨削容易产生变形,故只能利用水砂皮手工研磨直至要求厚度,这不仅大大增加了劳动强度并且加工精度也得不到保证。
在过去传统的小试样夹持装置往往采用微动连接,如在工装侧面开槽并用螺栓紧固,这种方法对螺栓紧固力的要求很高,紧固力小导致夹持不稳定,紧固力过大会造成试样变薄之后的弯曲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线切割后微试样的精加工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试样夹持装置,使夹持装置通过夹持部件与调节部件实现对吸附部件的固定和高度调整,同时通过吸附部件上的双层吸盘实现对微试样的稳定夹持,以在金相研磨机上进行加工,操作简单,提高效率和精度,不会对试样造成变形等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微试样夹持装置,其包括:夹持部件1、调节部件2、吸附部件3和真空泵4;所述夹持部件1为上部敞口、下部开孔的内螺纹套筒,所述调节部件2为中间贯通的外螺纹套筒,所述夹持部件1与调节部件2通过配合螺接形成腔体,所述调节部件2内部设置台阶;所述吸附部件3包括中空芯杆5,在所述中空芯杆5的底部套接有用于吸附微试样的吸盘6,在所述中空芯杆5下部设置与所述台阶配合并用于支撑调节部件2的凸台7,所述凸台7的外径与夹持部件的内径相适应,所述吸附部件3贯穿于所述腔体,通过气管与真空泵4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试样为厚度为0.3~0.5mm,直径为15mm的金属试样。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试样夹持装置,所述中空芯杆5底部边缘设置外凸缘,所述吸盘6设置有与所述外凸缘配合套嵌的内凹槽。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试样夹持装置,所述吸盘6为硅胶吸盘,所述硅胶吸盘上部为硅胶套接件8,所述硅胶吸盘下部为双层吸盘9。
所述双层吸盘直径,优选的是,2/3试样直径<吸盘直径<4/5试样直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试样夹持装置,所述夹持部件1的下部开孔孔径小于硅胶套接件8的外径而大于双层吸盘9的口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试样夹持装置,所述夹持部件1内表面的下部设置有定位肩。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微试样夹持装置,所述吸附部件3的中空芯杆5通过气嘴接头与所述真空泵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理工大学,未经华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36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