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柔性磁力调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6120.1 | 申请日: | 2014-05-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3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中信达动力传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00 | 分类号: | H02K5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蒋真;徐冬涛 |
地址: | 210037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柔性 磁力 调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程中的传动领域,特指一种新型柔性磁力调速装置,它可以广泛用于矿山采掘,建材,煤炭,港口,电力,冶金,水利,化工等行业中的电机和各种负载之间的用于负载设备在启动,运行时对速度改变的需求的场合。
背景技术
在现有已知的磁力调速装置中,类似于平面式的磁力调速装置,都是两个导体盘,两个磁体盘,通过齿轮齿条或杠杆的转动来调整导体盘和磁体盘的气隙的,在恶劣的工况下,齿条和齿轮易被污物填塞而卡住,长期运转也因齿轮和齿条的磨损从而导致气隙调整的精度失效,在上述的结构中磁体盘和导体盘的耦合仅用了磁体的单面,而另一面用导磁钢板将磁力线封闭,永磁体的磁耦合性能只利用了一半,且由于采用两个磁体盘,其装置重量增加,悬臂较长,易引起振动,从而其整个装置可靠性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采用了单磁体盘,导体盘的磁耦合结构的新型柔性磁力调速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柔性磁力调速装置,包括负载端联轴器1、支撑盘2、镶嵌在磁体盘中的磁体3、磁体盘4、导体盘5、气隙调整装置6、支座及链轮传动装置7、第一链轮8、驱动端联轴器9、花键轴10、第二链轮11、拉杆12、主动链轮13、支座板14、减速机15和伺服电机16,导体盘5包括第一滑动导体盘50和第二滑动导体盘51,第一滑动导体盘50和第二滑动导体盘51和单磁体盘4拥有公共轴线,导体盘5中的第一滑动导体盘50和第二滑动导体盘51在单磁体盘4的两外侧,单磁体盘4位于第一滑动导体盘50和第二滑动导体盘51中间,且各自可以单独旋转,且无机械连接,仅通过相互旋转且保持着合适的气隙通过磁感应来传递扭矩,导体盘5中的第一滑动导体盘50。第二滑动导体盘51和磁体盘4的气隙是通过双旋向气隙调整装置6调整,其动力是通过安装在减速机15上的伺服电机16通过主动第一链轮8将扭矩传递到双气隙调整装置6上的两个左右旋双头螺杆来驱使导体盘5作轴向移动;所述磁体盘4是通过连接套和支撑盘2连接,而支撑盘2和负载端联轴器1相连,永磁体按偶数镶嵌在非导磁材料做成的盘4内,所述双旋向气隙调整装置6上安装有两个带有左右旋的双头螺杆,其上安装有第一链轮8和第二链轮11,螺杆通过安装在第一套筒60和第二套筒61外套筒上的螺母来带动第一套筒60和第二套筒61筒作左右滑动,第一套筒60、第二套筒61和安装螺母的外套筒是通过轴承分开的两个同心筒体,其中第二套筒61通过拉杆12和导体盘5上的第一滑动导体盘50盘相连接,第一套筒60和导体盘5上的第二滑动导体盘51相连。
所述第一滑动导体盘50和第二滑动导体盘51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铜盘或铝盘和钢盘的结合体。
所述单磁体盘4是由非导磁材料和磁力线方向相反且间隔布置的稀土材料做成的充磁磁体的结合体。
所述支撑盘2开有可散热的通风孔同时具有减轻重量的作用。避免悬臂所带来的由于旋转时所产生的额外添加的振动。
当带有左右旋的双头螺杆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时,第一套筒60通过上述连接作用将导体盘5中的第一滑动导体盘50。第二滑动导体盘51按要求可作轴线上分开,或向中心靠拢的动作,从而达到调整导体盘和磁体盘之间气隙的作用,当导体盘5中的第一滑动导体盘50。第二滑动导体盘51旋转且向磁体盘靠拢时,磁场感应强度增加,在导体盘5和磁体盘4的相互作用下驱动端10的动力通过导体盘5和磁体盘4的磁力耦合使磁体盘4速度增加,随将其磁耦合转矩传递到负载端联轴器1上,反之,导体盘5由于双旋向气隙调整装置6上的螺杆转动而增大气隙时,则磁场感应强度减小,磁体盘4所传递的扭矩减小,连接负载端的磁体盘的速度亦随之减小。
所述安装在减速机15上的伺服电机16通过主动第一链轮8将扭矩传递到气隙调整装置6上的带有左右旋的双头螺杆来驱使导体盘5的第一滑动导体盘50和第二滑动导体盘51作轴向移动的。
所述两个双头螺杆是对称布置的,两个带有左右旋的双头螺杆上分别安装了第一链轮8和第二链轮11,为了确保传动平稳和防脱链,整个传动链上安装了增加链轮围包角和涨紧链条的过渡链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中信达动力传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中信达动力传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6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铭牌连续打印装置
- 下一篇:旋转打标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