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基坑出渣和支护门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68477.3 | 申请日: | 2014-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658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李珍西;欧阳博涵;陈家乐;张智莹;尹卫;仉传兴;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9/00 | 分类号: | B66C19/00;B66C1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鲁菁 |
地址: | 430066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铁 基坑 支护 门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变传统的地铁基坑出渣和支护门吊装置,克服了长臂挖掘机深基坑作业效率低下、基坑出渣和支护作业面不能同步进行的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基坑的挖掘通常采用挖掘机挖土倾倒到渣池或渣土车上,深基坑时采用长臂挖掘机进行挖掘的施工方法。这种作业方法效率较低,特别是基坑深度达-20m以下时,长臂挖掘机的作业效率更低,严重影响工程进度。
基坑支护时,传统方式通常为基坑分层、分小段开挖并限时完成每小段的支撑,挖掘和支护作业不能同步进行,也成为影响基坑施工效率的因素之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地铁基坑出渣和支护门吊装置,能克服长臂挖掘机深基坑作业效率低下、基坑出渣和支护作业面不能同步进行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铁基坑出渣和支护门吊装置,包括主梁、起重小车、门架支腿、刮板机输送装置、可伸缩支撑存台、底部连接梁和辅助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起重小车设置于主梁上且能沿主梁纵向移动,所述主梁的两侧分别设有两个门架支腿,且两侧的门架支腿之间设有底架连接梁;
所述刮板机输送装置固结于主梁的出渣一侧的底架连接梁上,所述可伸缩支撑存台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在主梁两侧的底架连接梁上,所述辅助吊装置固结于主梁的一侧。
其中:所述刮板机输送装置包括刮板机、储料仓、机架和出料调节斗,所述刮板机上部和储料仓的下部固接,所述刮板机的下部和机架固结,所述机架固接于出渣一侧的底架连接梁上,所述出料调节斗铰接安装在所述机架的端部出料处,且其上端开口设置于所述刮板机的出料侧。
其中:所述起重小车包括卷扬机、小车架、走行机构、拉杆翻斗装置、吊具和料斗,所述卷扬机设置于所述小车架的上部,所述小车架的下部与走行机构铰接,所述吊具位于所述卷扬机的钢丝绳末端以由卷扬机控制升降,所述吊具铰接于所述料斗的上端,所述拉杆翻斗装置的一端铰接于小车架,另一端铰接于所述料斗的下端,所述拉杆翻斗装置为可伸缩的。
其中:所述可伸缩支撑存台含油缸伸缩装置和钢支撑台座,所述钢支撑台座的两端滑动连接于主梁两侧的底架连接梁上,所述油缸伸缩装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钢支撑台座的两侧,所述油缸伸缩装置固定于所述底架连接梁且伸缩端连接于所述所述钢支撑台座以进行伸缩驱动。
其中:所述钢支撑台座和底部连接梁之间设有减摩板。
其中:所述辅助吊装置包含辅助导梁和葫芦吊,所述辅助导梁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主梁,另一端连接所述葫芦吊。
其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吊为两台且沿辅助导梁可移动。
通过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地铁基坑出渣和支护门吊装置实现了如下效果:
1 采用起重小车循环吊运并倾倒渣土到门吊端头的刮板输送机系统储料仓内,待渣土车就位后开启刮板机直接输送渣土到车厢内的作业方式,装渣倒渣无需等待时间,设备利用率高。
2 本实用新型可直接出渣到渣土车上,因此出渣口不必专门设置渣池,利于场地布局。
3 改变了传统基坑分层、分小段开挖并限时完成每小段支撑的作业方式,实现基坑挖掘和基坑支护同步进行。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地铁基坑出渣和支护门吊装置的主视图;
图2所示为图1的左视图;
图3所示为刮板机输送装置主视图;
图4所示为起重小车主视图;
图5所示为起重小车和刮板输送机装置配合示意图;
图6A、6B所示为辅助吊装置和可伸缩支撑存台配合示意图;
图中,1为主梁;2为起重小车;3为门架支腿;4为刮板机输送装置;5为可伸缩支撑存台;6为底部连接梁;7为大车走行机构;8为辅助吊装置;2-1为卷扬机;2-2为小车架;2-3为走行机构;2-4为拉杆翻斗装置;2-5为吊具;2-6为料斗;4-1为刮板机;4-2为储料仓;4-3为机架;4-4出料调节斗;5-1为油缸伸缩装置;5-2为钢支撑台座;8-1为辅助导梁;8-2为葫芦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684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更换式超声波清洗辐射器
- 下一篇:烟风道及其二合一汇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