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真空稳压装置的切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295863.1 | 申请日: | 2014-06-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73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思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凯锝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7/06 | 分类号: | B24B27/06;B24B4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真空 稳压 装置 切割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切割系统,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类切割系统例如砂轮划片机,包括切割机以及与切割机相连的抽真空设备,其切割机通常带有一真空吸附件,真空吸附件与抽真空设备连通可形成负压。在加工半切割材料时,以真空吸附件吸附和固定待切割材料,从而准确下刀切割,因此真空吸附的稳定性对切割质量的好坏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切割过程中,往往会依靠冷却液带走切割工具和被切割材料之间的摩擦热,冷却液易通过真空吸附件流入真空管中,从而造成气路不畅,真空度不稳定。而一旦真空不稳,对待切割材料的吸附不牢固,就容易造成材料飞出,打伤操作人员、切割工具和切穿材料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带有真空稳压装置的切割系统,包括切割机以及与切割机相连的抽真空设备,所述抽真空设备与切割机的一真空吸附件连通,其特征是,还包括连通所述切割机和抽真空设备的真空稳压装置,所述真空稳压装置包括中空且密封的箱状、筒状或管状的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真空吸附件连通的进气口,与所述抽真空设备连通的出气口,以及位于所述进气口和出气口下方的出水口,所述壳体具有一倾斜的侧壁,在所述进气口下方形成导流面。
优选的,所述切割机通过一第一真空管与壳体的进气口相连,第一真空管与进气口连接的部位轴线沿竖直方向。
优选的,所述第一真空管管口对着所述导流面或者伸入进气口抵在所述导流面上。
优选的,所述壳体还具有一倾斜的底部,所述导流面的底端延伸至所述底部的较高一端,所述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底部较低的一端或紧靠较低一端设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上设有一安装角度固定的进气管,所述切割机通过一第一真空管与进气管相连,进气管的管口作为所述进气口。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轴线沿竖直方向。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轴线平行于所述导流面倾斜方向,进气管伸入壳体且伸入部分紧靠导流面设置。
优选的,所述壳体呈三通管状,包括轴线分别水平的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还包括轴线沿竖直方向的第三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管口为进气口,所述切割机通过一第一真空管与第一支管相连,且第一真空管伸入第一支管至位于第三支管管口上方;所述第二支管的管口为出气口,所述抽真空设备通过一第二真空管与第二支管相连;所述第三支管的管口为出水口,第三支管的一侧壁形成所述导流面。
优选的,所述第三支管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
1. 本实用新型切割系统,特别添加真空稳压装置,使得由进气口进入的冷却液能够在重力作用下与气体分离下落,从而由下方出水口排出。不仅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而且能够利用液体本身的属性达到稳压的目的,无其它能源消耗,成本较低,稳压效果明显,可大大提高切割系统的切割质量。尤其设置导流面可引导冷却液快速下落排出,增强稳压效果。
2.第一真空管与进气口连接的部位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可与重力方向一致,有助于加快冷却液下落,进一步的,第一真空管管口对着导流面设置或者伸入进气口抵在导流面上,可将落在导流面上的冷却液尽快导向壳体下部排除,整体加快冷却液通过真空稳压装置的速度。
3.壳体还可设置一倾斜的底部,导流面的底端延伸至底部的较高一端,出水口设置在底部较低的一端或紧靠较低一端设置,如此冷却液可由导流面快速引导至壳体底部,进而引导至出水口排除,大大加快冷却液排出的速度。
4.壳体上预设安装角度固定的进气管,一方面可以保证冷却液进入壳体的角度,加快其滴落,另一方面对真空管的要求可以较低,无需特意控制真空管与壳体连接的角度,真空管可以是能弯曲的类型,直接插入进气管即可保证该段轴线与进气管一致。
5.进气管轴线平行于导流面倾斜方向时,进气管伸入壳体且伸入部分紧靠导流面设置,使得冷却液进入导流面时与导流面的夹角为0°,避免液体的溅出,使得全部液体沿导流面较快的落下。
6.壳体可以直接设计为三通管状,占用空间小,而且剩余盛接液体的平台,使得由第一真空管进入的冷却液可直接落入第三支管排出,减少液体停留时间。尤其第三支管为上大下小的漏斗状,对落入第三支管的液体360°导流,将其集中聚拢快速排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凯锝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凯锝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29586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