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避震器改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14142.0 | 申请日: | 2014-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04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李柏亿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柏亿 |
主分类号: | F16F9/19 | 分类号: | F16F9/19;F16F9/32;F16F9/3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避震器 改良 结构 | ||
1.一种避震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活塞缸体;
一活塞杆总成,活动设置于该活塞缸体,包括一活塞杆、一活塞杆端封件、一第一调节杆及一第二调节杆,其中,该活塞杆具有一活塞杆通孔、一活塞杆第一端部、一活塞杆第二端部及一第一泄压孔,该活塞杆通孔贯通该活塞杆,该活塞杆第一端部及活塞杆第二端部位于该活塞杆相对应的两端,且该第一泄压孔设于该活塞杆第二端部并连通该活塞杆通孔,该活塞杆端封件具有一端封件通孔、多个端封件泄压孔以及一结合部,该端封件通孔贯通该活塞杆端封件,该结合部结合该活塞杆第二端部且该活塞杆端封件邻近该第一泄压孔,所述端封件泄压孔连通该端封件通孔,该端封件通孔连通该活塞杆通孔,该第一调节杆活动穿设于该活塞杆通孔,且具有一调节杆通孔及多个第二泄压孔,该调节杆通孔贯通该第一调节杆,所述第二泄压孔是对应该第一泄压孔的位置而依序环绕设置于该第一调节杆并连通该调节杆通孔,该第二调节杆活动穿设于该第一调节杆且突出于该活塞杆第一端部,该第二调节杆邻近该活塞杆第二端部的一端具有一定位部;以及
一活塞总成,设置于该活塞杆第二端部且紧密贴合于该活塞缸体内,该定位部与该活塞总成卡合,且当该第二调节杆转动时,通过该定位部连动该活塞总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活塞缸体具有一密封端及一开口端,该开口端封设一端盖,该端盖具有一开孔,该活塞杆总成穿设于该开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避震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密封端以密封盖密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调节杆靠近该第一端部处设有一低速调节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二调节杆靠近该第一端部处设有一高速调节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调节杆靠近该第二端部处设有多个定位件,该活塞杆通孔相对所述定位件处设有一定位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避震器改良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活塞总成包括一活塞、一第一阀门组件、一第二阀门组件,该活塞具有多个第一导流孔及多个第二导流孔,该第一阀门组件设置于该活塞并罩盖所述第一导流孔,该第二阀门组件设置于该活塞并罩盖所述第二导流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柏亿;,未经李柏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1414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从动轴混合动力变速器
- 下一篇:一种万向传动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