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氨发动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22483.2 | 申请日: | 2014-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920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谢珊;吴一纯;胡剑全;缪惠芳;郑剑香;陈少敏;张彬彬;梅文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B43/10 | 分类号: | F02B43/10;F01N3/20;F01N3/28;F01N11/00;F01N5/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氨发动机系统。
背景技术
常见的发动机系统多使用化石燃料,燃烧产物CO2的大量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加剧温室效应的主要来源。氨燃料发动机系统燃烧产物中不含CO2,可显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氨燃烧过程中虽然不产生CO2,但是产物中NOx含量会比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高,排入大气之前需要对尾气进行净化处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氨发动机系统,其克服了背景技术的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氨发动机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提供氨的氨供给装置(1)、用于产生氢的氨裂解装置(10)、用于加热氨裂解装置(10)所需的氨的加热装置、氨发动机(3)、用于对尾气中的NOX进行净化处理的选择催化还原装置(5)和用于检测尾气中NOX浓度及NH3浓度的尾气检测装置(6);
氨供给装置(1)之出口连接氨发动机(3)之进口、氨裂解装置(10)之进口和选择催化还原装置(5)之进口;
氨发动机(3)之进口还与氨裂解装置(10)之出口以及外界空气相接通,氨发动机(3)之出口连接选择催化还原装置(5)之进口;
选择催化还原装置(5)之出口连接尾气检测装置(6)之进口,尾气从尾气检测装置(6)之出口排出。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用于对氨裂解装置(10)所需的氨进行加热的加热器(9)和用于检测该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8)处于氨发动机(3)和加热器(9)之间,加热器(9)连接氨裂解装置(10)。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用于将氨发动机(3)燃烧的尾气中的热量加热氨裂解装置(10)所需的氨的换热器(4),换热器(4)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入端连接氨发动机(3)之出口,第一输出端连接选择催化还原装置(5)之进口,第二输入端连接氨供给装置(1)之出口,第二输出端连接加热装置之进口。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用于将氨发动机(3)燃烧的尾气中的热量加热氨裂解装置(10)所需的氨的换热器(4),换热器(4)具有第一输入端、第二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输入端连接尾气检测装置(6)之出口,第一输出端与外界接通,第二输入端连接氨供给装置(1)之出口,第二输出端连接加热装置之进口。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第一氨流量阀(2)、第二氨流量阀(7)和第三氨流量阀(11),第一氨流量阀(2)连接于氨供给装置(1)之出口与氨发动机(3)之进口之间,第二氨流量阀(7)连接于氨供给装置(1)之出口与加热装置之进口之间,第三氨流量阀(11)连接于氨供给装置(1)之出口与选择催化还原装置(5)之进口之间。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空气流量阀(13),它设置于氨发动机(3)之进口处。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还包括控制电路(12),该控制电路信号连接第一氨流量阀(2)、第二氨流量阀(7)、第三氨流量阀(11)和空气流量阀(13),且控制电路(12)信号连接加热装置和尾气检测装置(6)。
一较佳实施例之中:所述尾气检测装置(6)包括用于检测NOX之浓度的NOX传感器和用于检测NH3之浓度的NH3传感器。
本技术方案与背景技术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氨、氨裂解装置产生的氢和空气混合作为燃料进入氨发动机以产生动能,且尾气中的NOX经过选择催化还原装置进行净化,接着对净化后的尾气通过尾气检测装置进行检测,若尾气排放符合标准则直接排放于大气中,若尾气排放不符合标准则可调节各流量阀以调整各燃料之含量以使尾气符合标准。该发动机系统不仅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且对尾气进行净化处理,更加环保。
2.换热器能将氨发动机燃烧的尾气中的热量加热氨裂解装置所需的氨,废热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减少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绘示了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氨发动机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绘示了另一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氨发动机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3绘示了氨裂解装置的温度控制逻辑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2248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