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用内置刮板型铲斗后卸式装载机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332999.5 申请日: 2014-06-23
公开(公告)号: CN203924154U 公开(公告)日: 2014-11-05
发明(设计)人: 王同旭;马秋峰;徐芝美;马文强;刘文杰;王建昌 申请(专利权)人: 山东科技大学
主分类号: E02F3/348 分类号: E02F3/348;E02F3/40;E02F3/38;E02F3/42;E02F7/02
代理公司: 泰安市泰昌专利事务所 37207 代理人: 姚德昌
地址: 266590 山东省青***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内置 刮板型铲斗后卸式 装载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机领域,具体是一种矿用内置刮板型铲斗后卸式装载机。

背景技术

巷道掘进主要分为五大工序,破岩、装岩、运岩、支护和铺设轨道等。其中岩石的装载与运输是最繁重、最费时的工序,一般情况占掘进循环时间的35%-50%,因此做好装载工作将会大大减少掘进巷道所用的时间,提高效率。而装岩的效率与装载机的性能息息相关。目前井下装载机主要有铲斗式装载机、耙斗式装载机、蟹爪式装载机和立爪式装载机等类型。其中,铲斗式装载机铲斗插入力大,斗容量大,效率很高,其卸载方式有侧缷式和举高后卸式。侧卸式(如:一种轮式装载机用的多功能可侧卸式先导控制铲斗,申请日:2012.12.25,公告号:CN 203080564 U)虽然能够比普通卸载方式降低空间要求,但该类卸载方式在井下使用时仍然需要双轨道巷道(一条轨道供装载机使用,一条轨道供运输设备使用),对巷道断面面积要求较大,不能适应小断面巷道的装卸要求。举高后卸式(如:后卸式装载机,申请日:2007.5.8,公告号:CN 201007008 Y)要求装卸空间有较大高度,巷道开挖面积大,开挖和支护成本高,并且在举高过程中存在装载物掉落的危险,给人员和设备带来了很大安全隐患,也无法满足井下狭小空间的要求。而且驾驶员在操作该类设备时需要反复转身观察铲斗在装载机的前侧和后侧的工作情况,驾驶员工作强度很大,容易疲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矿用内置刮板型铲斗后卸式装载机,由车体、履带组成,还包括铲斗机构和内置刮板机,其中铲斗机构包括铲斗、卸料板、卸料板控制油缸、小动臂、小动臂控制油缸、大动臂、大动臂控制油缸。所述铲斗为U形,铲斗背面为开口式,与铲斗背面开口相配合的为卸料板,卸料板为半U形,其底部通过铰接点1与铲斗底部连接在一起,卸料板可以绕铰接点1转动。卸料板控制油缸一端通过铰接点2与卸料板底部连接,一端通过铰接点3与焊接于铲斗侧面的小动臂连接,卸料板控制油缸可以控制卸料板与铲斗间的开合。所述小动臂为对勾形状,分为长短两段,长段焊接于铲斗侧面,短段中部通过铰接点4与大动臂相连,端部通过铰接点5与小动臂控制油缸相连,所述小动臂控制油缸一端通过铰接点5与小动臂短段端部相连,另一端通过铰接点6与大动臂中部相连,小动壁控制油缸可以控制小动臂相对于大动臂的转动。所述大动臂为直杆型,一端通过铰接点4与小动臂中部相连,另一端通过铰接点7与车体相连,大动臂中部还通过铰接点6与小动臂控制油缸相连,在大动臂靠近小动臂端还通过铰接点8与大动臂控制油缸相连。所述大动臂控制油缸一端通过铰接点8与大动臂的靠近小动臂端相连,另一端通过铰接点9与车体相连,大动臂控制油缸可以控制大动臂相对于车体的转动。所述内置刮板机前端用来接收铲斗机构卸下的货料,在本实用新型内部转运后,将货料转移到内置刮板机的后端,然后卸载装运到矿车等运输设备。

作为改进,所述铰接点7和铰接点9在同一铅垂线上,相距370mm。大动臂长1400mm,小动臂短段长390mm,长段长850mm,长段与短段间的夹角为128o。铰接点7与铰接点8之间长度为1170mm,铰接点6与铰接点7之间长度为830mm,铰接点4与铰接点8之间长度为190mm。铲斗机构装载状态时,大动臂控制油缸长度为940mm,小动臂控制油缸为458.67mm,卸料板控制油缸长度为350mm;铲斗机构卸载状态时,大动臂控制油缸长度为960mm,小动臂控制油缸长度为680mm,卸料板控制油缸长度为470mm。铲斗A点与小动臂长段末端距离为100mm,卸料板闭合时铰接点2距离B点弧长为230mm,卸料板打开时铰接点2与铰接点1间弧长为100m,铰接点3距离小动臂长段末端距离为556mm。改进后,能够明确大动臂控制油缸的伸缩对铲斗举升高度的函数关系,能够根据大动臂控制油缸的长度,算出铲斗举升的具体位置,便于设计生产,能够提高操作效率。同时,在卸料板控制油缸和小动臂控制油缸完全伸展后,能够保证铲斗内物料顺利卸载,在铲斗内无残留,可以大大提高卸料的效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329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