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板簧生产单元连续上、下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56383.1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98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0 |
发明(设计)人: | 石学友;张福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森德数控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90 | 分类号: | 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0022 山东省济南市长***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生产 单元 连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轧制汽车板簧生产线中使用的用于板簧上料或者下料使用的自动化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汽车板簧生产单元连续上、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板簧生产线中,在抛丸、淬火等工艺中需要频繁的对板簧毛坯件或者半成品进行搬运。通常这一动作是用人工进行搬运的,是一种体力劳动。也有使用机械手进行上下料的,传统的机械手不是专门针对板簧进行设计的,使用不够方便,而且维护也复杂。针对现有的板簧生产线的特点,生产一种连续进行上下料的装置,既可以进行上料,也可以进行下料,同时也可以上料和下料交替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板簧生产单元连续上、下料装置,首先,具备自动连续的上料和下料的功能,其次,降低装置的制造成本,便于后期的维护。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板簧生产单元连续上、下料装置,包括由型钢焊接形成的长方体状的框架,以及
通过直线导轨安装在所述框架顶部的第一桁架,所述第一桁架与框架之间安装用于驱动第一桁架沿直线导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气缸,且在所述第一桁架下侧设有一沿直线导轨方向的轨道;
通过多组吊轮可滑动的吊装在所述轨道上的第二桁架,且其中至少一个吊轮与驱动电机直接相连形成主动轮,以及用于检测第二桁架运动移动位置的同步带编码器组件;在所述第二桁架的四个转角处设置四个导向孔并在所述导向孔中套置四个可沿竖直方向运动的导向柱,
在所述导向柱下端固定一个平板,且在所述平板与第二桁架之间安装有驱动平板进行升降运动的吊装组件,在所述平板的下端面上设有向下延伸的连杆机构,且在每一连杆机构的下端设置至少一个电磁吸盘。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杆机构为四连杆机构,包括依次铰接连接的第一杆件、第二杆件和第三杆件,其中,所述第二杆件为竖直设置,所述第一杆件与平板下侧的侧耳铰接连接,第三杆件与电磁吸盘上侧的侧耳铰接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吊装组件为电葫芦。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桁架上还固定有一线盒托盘。
进一步地,所述同步带编码器组件包括同步带、带轮和编码器,所述带轮固定在第一桁架上并在其中一个带轮上安装一个编码器,所述同步带与第二桁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桁架包括横杆和纵杆,其中所述横杆两端通过直线导轨安装在所述框架上,两所述横杆向下延伸并通过一个纵杆连成一体,且所述纵杆优先选用工字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具有两个工位,通过第一桁架可以实现靠左还是靠右停车,然后启动第二桁架,即可将一侧的板簧件吊装到框架的中央处,并有升降动作。
第一桁架采用移动式横梁,正好可以躲避行车的吊装绳子,并配合电磁吸盘,可在左右方向上运行。形成实际二级伸缩的机构,可以有效的降低设备的长度,是一种板簧上下料的专用设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图4为第二桁架及电磁吸盘部分的局部立体图。
图5为第一桁架靠左停车的情况。
图6为第一桁架靠右停车的情况。
图中:1第一桁架,11第一气缸,12工字钢,13轨道,2第二桁架,21吊轮,22驱动电机,3框架,31直线导轨,4同步带编码器组件,5导向柱,51平板,6电葫芦,7连杆机构,71第一杆件,72第二杆件,73第三杆件,74限位挡块,8电磁吸盘,9板簧。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汽车板簧生产单元连续上、下料装置,下面分别对其各个部分进行详细的描述。
由型钢焊接形成的长方体状的框架3,包括底座、立柱和横梁,整体呈长方体状。
第一桁架1,第一桁架1两端通过直线导轨31安装在框架顶部,并在第一桁架1与框架3之间安装用于驱动第一桁架沿直线导轨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第一气缸11,在第一气缸11的驱动下第一桁架可在左右方位进行运动,第一气缸11的行程就是第一桁架的运动行程。其中当第一气缸11伸长时,第一桁架停留在右侧,便于对右侧的板簧9进行吊装,当第一气缸缩回时,第一桁架停留在左侧,便于对右侧的板簧进行吊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森德数控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森德数控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563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