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飞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65956.7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12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刘泰麟;刘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泰麟 |
主分类号: | B64D27/24 | 分类号: | B64D27/24;B64C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杨慧玲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飞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飞行器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以太阳能为主的多动力源飞行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无人机作为飞行器的一种,是指以阳光、太阳能以及太阳可能存在的其他能量来作为动力和任务设备能源的飞行器。以太阳能作为未来航空航天器的辅助能源乃至主能源,是人类具有方向性和前沿性的重要研究目标。20世纪中期以来,太阳能飞行器研究已经成为世界航空航天业重点发展的新兴领域。目前,以瑞士、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而国内受制于各种因素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太阳能无人机的缺点有以下几点:动力不足,航程受光照长短影响,载重力小,功能性少,部分太阳能飞机造价高等。
推重比:发动机推力与发动机重量(力)或飞机重量(力)之比,它表示发动机或飞机单位重量(力)所产生的推力。发动机在海平面静止条件下于最大状态(加力发动机为全加力状态)所产生的推力与发动机结构重量(力)之比称为发动机推重比,是发动机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太阳能飞行装置,尤其适合搭载多种轻型设备、长距离小物资的运输或空投或者远距离高空侦查等用途。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太阳能飞行装置,包括机体、设置在所述机体内的近程雷达、装备仓、远程雷达、太阳能动力源,设置在所述机体两侧的前翼、设置在机体后部的尾翼及螺旋桨,以及机翼后部的后翼和襟翼。
太阳能动力源包括两个动力路径和设置在机翼和机身上的采光板,两个动力路径分别为主动力源路径和储备电力路径。
主动力源路径包括太阳能板电路汇总装置、电路控制装置和电机,储备电力路径包括太阳能板电路汇总装置、蓄电池、电路控制装置和电机,所述电路控制区由继电器开关组成。
所述采光板占所述机翼及所述机体面积的99%~95%,翼展10~20m,起飞重量300~600kg,推重比为0.1~0.3。
所述的前翼与后翼相连形成菱形框架,前翼翼根与前机身相连,后翼翼根与垂尾上端相连,后翼翼尖在前翼翼展50%-70%处与前翼翼展连接。
进一步,太阳能系统中的采光板对称安装于机体和两侧机翼上。
进一步,装备仓内设有动力装置、预警装置、通讯装置及内置武器。
进一步,机体内设有一台或多台燃油涡轮发动机作为备用动力。
更进一步,燃油涡轮发动机由设置在机体内的小形油箱提供燃料。
进一步,机体和机翼内设置浮力减重装置。
更进一步,浮力减重装置为设置在机体及机翼内的占总机身体积70%左右的氦气气囊。
更进一步,气囊设置在机翼的翼肋之间、机体的骨架之间的空间内,其内部相互连通,充气口设置在机体外。
更进一步,气囊在机翼和机体的空间内对称布置。
更进一步,充气口处设置密封阀门。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航时长,可以进行长时间不间断飞行。
2、如太阳能或电力系统故障,可以转化为油动,坠机可能性大幅度降低。
3、可在多种环境状态下飞行,不受太阳条件的限制。
4、可提供辅助浮力,降低飞机动力消耗,保证留空时间。
5、功能性强,可以用作多种用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动力路径布置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电路控制部分的示意图
图中:
1、机体 2、装备仓 3、机翼
4、尾翼 5、襟翼 6、副翼
7、太阳能采光板 8、电源 9、电路控制区
10、电机 11、螺旋桨 12、燃油涡轮发动机
13、油箱 14、电路汇总区 15、飞行控制区
16、任务模块区 17、电路控制继电器 18、蓄电池
19、负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太阳能飞行装置,包括机体1、设置在所述机体内的近程雷达、装备仓2、远程雷达、太阳能系统,设置在所述机体两侧的机翼3、设置在机体后部的尾翼4及螺旋桨,以及机翼后部的副翼6和襟翼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泰麟,未经刘泰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65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