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减震降噪油底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78674.0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0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东;高巧;喻昆;孟祥山;杨洪震;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M11/00 | 分类号: | F01M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降噪油底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减震降噪的发动机油底壳。
背景技术
油底壳是曲轴箱的下半部,又称为下曲轴箱。作用是封闭曲轴箱作为储油槽的外壳,存储机油,防止杂质进入,并收集和储存由柴油机各摩擦表面流回的润滑油,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
随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更新及对整车舒适性要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发动机油底壳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设计者除了保证油底壳的储油功能外,还要设法减小从油底壳产生和辐射出的震动和噪声,对油底壳的结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的油底壳设计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降噪减震设计。具备该结构油底壳的主要特征为:将原有的油底壳平面设计成一个弧面,增加加强筋。通过这两种更改,能够减小油底壳随发动机的振动,减少油底壳产生的噪声,但是降噪减震的效果一般,不能达到效果最大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油底壳设计,通过对油底壳结构的调整,最大限度的降低油底壳的震动和噪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减震降噪油底壳,为长方形盆状结构,其中一侧较浅,为辅蓄油仓,一侧较深,为主蓄油仓;
所述主蓄油仓底部设置有沿所述油底壳的长边方向排列的波浪状曲面结构,且在此波浪状曲面结构的横向中间区域设置有与该波浪状结构凹凸相反的曲面结构;
所述主蓄油仓底部外壁设置有多个横向相互平行的条状加强筋;且将此平行加强筋的部分区域设置成交叉的十字网格筋。
所述辅蓄油仓底部内壁设置有多个曲面和加强筋。
所述辅蓄油仓底部外壁设置有多块从侧壁向内横向延伸的三角形加强块。
各所述三角形加强块之间相互平行。
所述辅蓄油仓底部外壁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多个内凹的加强结构。
所述油底壳四周侧壁间隔设置有内凹的曲面加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通过加强筋与曲面加强结构的应用,极大地减小了油底壳的震动和噪声,在提高其寿命的同时给顾客以舒适的乘车感受。
附图说明
图1为减震降噪油底壳的俯视图;
图2为减震降噪油底壳的仰视图;
图3为图2的轴测视图。
符号说明:1-辅蓄油仓 2-主蓄油仓 3-螺栓安装孔 4-稳油挡板5-三角形加强块 6-内凹的加强结构 7-加强筋 8-波浪状曲面加强结构9-曲面结构 10-条状加强筋 11-十字网格筋 12-曲面加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以下实例仅为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至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减震降噪油底壳由铝合金压铸而成,为长方形盆状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右侧做得较浅,为辅蓄油仓1;左侧做得较深,为主蓄油仓2,是为了保证在发动机纵向倾斜时机油泵能正常吸到机油。盆沿四周设置有螺栓安装孔3,通过螺栓与发动机底部固定连接。侧面设置有机油尺安装孔,用来检查油量。主蓄油仓底部设置有稳油挡板4,防止汽车行驶时油面波动过大,有利于润滑油杂质的沉淀。油底壳底部最低处设置有放油螺塞孔,平时用放油螺塞密封。
辅蓄油仓1底部一侧设置有安装挡油板的螺栓孔,用于安装挡油板。辅蓄油仓底部外壁设置有多块从侧壁向内横向延伸的三角形加强块5。三角形加强块之间相互平行,较大的加强了该部位的强度,同时也提高了抗震性。辅蓄油仓1底部外壁中间位置纵向设置有多个内凹的加强结构6,能够吸收噪声,增强强度。辅蓄油仓底部内壁设置有多个曲面和加强筋7,加强底部强度。本申请中所说的横向是指与油底壳长边相同的方向;纵向是指与油底壳短边相同的方向。
主蓄油仓2底部设置有沿油底壳长边方向排列(即沿油底壳长边方向从左向右方向)的波浪状曲面加强结构8,且在此波浪状曲面加强结构的横向中间区域,设置有与该波浪状结构凹凸相反的曲面结构9;该形状设计能够极大的减小油底壳的震动,避免了噪声的放大与辐射。在此处的横向是指与油底壳的长边相同的方向。
主蓄油仓底部外壁设置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条状加强筋10;且将此平行加强筋的部分区域设置成交叉的十字网格筋11。交叉的加强筋也能够有效的提高发动机的抗震性和加强底部强度。
油底壳四周侧壁均间隔设置有内凹的曲面加强结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786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