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碳纤维发热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383060.1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684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26 |
发明(设计)人: | 刘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虎 |
主分类号: | H05B3/22 | 分类号: | H05B3/22;H05B3/06;H05B3/1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新世纪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陈建民;李志民 |
地址: | 0502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碳纤维 发热 模块 | ||
1.一种碳纤维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由上至下排列并胶接为整体的传热层(1)、保护层(8)、隔热层(3)和防潮层(4),所述传热层(1)和保护层(8)之间均匀分布有呈一定几何形状均匀排列的碳纤维发热线(2);所述碳纤维发热线(2)的一端通过碳纤维接头(5)连接电源线(6);所述传热层(1)一侧设置有地线(7);所述电源线(6)设置于隔热层(3)的外侧;
所述碳纤维发热线(2)由绝缘套管(2-1)以及设置于绝缘套管(2-1)内的碳纤维丝(2-2)和金属丝(2-3)组成;
所述传热层(1)的厚度为0.5~2mm;
所述隔热层(3)的厚度为3~8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线(2)排列为S型、工字型或蜂窝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层(1)为铝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3)为耐高热卷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层(4)为PE薄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3)上设置有与碳纤维接头(5)相应的凹槽(3-1)。
7.根据权利要求1~6的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碳纤维发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碳纤维发热线(2)两根并列贴合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虎,未经刘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38306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