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弹簧消隙的双片齿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5365.9 | 申请日: | 2014-08-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256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17 |
发明(设计)人: | 朱骏;魏颖;翁孚达;李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16H55/18 | 分类号: | F16H55/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妍;张静洁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弹簧 齿轮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弹簧消隙的双片齿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齿轮箱通常采用单片齿轮啮合的形式来改变运动方向或传递动力,单片齿轮啮合存在对齿轮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齿轮之间啮合存在间隙的现象;往复运动的齿轮箱若采用单片齿轮啮合的形式则会存在当齿轮箱换向时出现回程差的现象,即,主动齿轮运动,而从动齿轮并没有运动。
在传动精度要求很高,特别是往复运动的机构中,减速箱有啮合间隙是不被允许的,因此设计一种利用压缩弹簧来消除齿轮啮合间隙的双片齿轮结构,该双片齿轮同轴配置与单片齿轮啮合,可消除齿轮之间的啮合间隙。
目前专利“CN202468907 无齿侧间隙的超薄形齿轮副”所公开的齿轮消隙结构使用“C”型弹簧,弹簧两端孔分别挂在两片齿轮的固定销上,通过两片齿轮相对转动,使弹簧变形从而得到啮合时的消隙效果。专利“CN202170978 双齿轮错齿式消隙间隙机构”所公开的齿轮消隙结构使用压缩弹簧,弹簧一端和齿轮连接,另一端和拉板连接,当齿轮和拉板相对转动时,弹簧拉伸或者压缩,从而得到啮合时的消隙效果。上述专利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调节齿轮的消隙力时需要反复的使双片齿轮与单片齿轮啮合或脱开,调试不便,状态一致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消隙的双片齿轮结构,形式简单,装配方便,通过调节紧定螺钉进而调节弹簧的压缩范围,可消除齿轮箱的啮合间隙并可为齿轮箱在特定工况下提供可变阻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消隙的双片齿轮结构,包含:定齿轮、与定齿轮轴孔配合连接的动齿轮、穿过动齿轮并与定齿轮螺纹连接的限位螺钉、以及设置在定齿轮上并与定齿轮和动齿轮都发生弹性接触的两个弹簧组件;
所述的定齿轮包含定齿轮轴和连接定齿轮轴的定齿轮盘,所述的定齿轮盘上具有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所述的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呈倒八字位置设置;
所述的动齿轮包含动齿轮盘和设置在动齿轮盘上的动齿轮孔,所述的动齿轮通过动齿轮孔套设在定齿轮的定齿轮轴上,动齿轮可以绕定齿轮转动;所述的动齿轮盘上具有第一弹簧顶紧部和第二弹簧顶紧部,当动齿轮与定齿轮紧密贴合时,所述的第一弹簧顶紧部伸入定齿轮上的第一弹簧槽,所述的第二弹簧顶紧部伸入定齿轮上的第二弹簧槽;
所述的弹簧组件包含设置在定齿轮上的第一弹簧槽内的第一弹簧组件和设置在定齿轮上的第二弹簧槽内的第二弹簧组件;
所述的第一弹簧组件和第二弹簧组件都包含相互接触的弹簧和弹簧压块,所述的弹簧组件还包含接触弹簧压块的紧定螺钉。
所述的定齿轮轴具有内螺纹。
所述的定齿轮上还具有两个螺钉孔,每个螺钉孔分别贯通到第一弹簧槽和第二弹簧槽的一端。
当动齿轮与定齿轮紧密贴合时,所述的第一弹簧顶紧部位于第一弹簧槽内远离螺钉孔的一端;所述的第二弹簧顶紧部位于第二弹簧槽内靠近螺钉孔的一端。
所述的第二弹簧顶紧部上具有螺钉孔。
所述的限位螺钉包含螺钉盖和连接螺钉盖的螺钉轴。
所述的螺钉盖的直径大于动齿轮上动齿轮孔的内径,所述的螺钉轴具有外螺纹,所述的螺钉轴穿过动齿轮上的动齿轮孔,与定齿轮上的定齿轮轴螺纹连接,螺钉盖的直径大于动齿轮上动齿轮孔的内径,实现对动齿轮的轴向限位。
所述的弹簧压块设置在弹簧槽内靠近螺钉孔的一端。
所述的第一弹簧组件内的螺钉孔与定齿轮上的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的第二弹簧组件内的螺钉孔依次与定齿轮上的螺纹孔和动齿轮上的第二弹簧顶紧部上的螺钉孔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装配方便,消隙调节方式简便,通过调节紧定螺钉,可调节齿轮啮合的消隙力和传动阻尼,提高传动链的传动刚度,适用于传动精度要求高的精密齿轮箱。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图1~图4,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弹簧消隙的双片齿轮结构,该结构包含:定齿轮1、与定齿轮1轴孔配合连接的动齿轮2、穿过动齿轮2并与定齿轮1螺纹连接的限位螺钉3、以及设置在定齿轮1上并与定齿轮1和动齿轮2都发生弹性接触的两个弹簧组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无线电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53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主减壳的铸造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