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起重机通信的控制器、及起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57493.7 | 申请日: | 2014-08-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12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崔华鹏;王宁;郑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44 | 分类号: | B66C13/44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刘剑波 |
地址: | 22100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起重机 通信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起重机通信的控制器、及起重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工程机械,基本上都是采用CAN(控制局域网路,Control Area Network)总线结合其他的数字量信号和模拟量信号共同组成整车的通信网络传输。CAN总线具有实时性强、传输距离较远、抗电磁干扰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使其在道路运输工具以外的领域,如机器人、工业自动化、医疗仪器、自动测试系统,如智能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目前起重机行业在逐渐向大型化,智能化发展,因此对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吨位起重机采用了更多的智能化设备,具有故障自诊断能力和远程通信能力,使得当前的CAN总线通信系统负担过大。
起重机等工程机械基本上采用CAN总线,在使用中CAN总线存在两方面不足:
一方面,CAN总线单位时间信息传输量小,仅为几百KB/S,如果需要传输大量数据,整个总线负载变大,传输速度难以满足要求。例如多个显示器之间、多个控制器之间或显示器与控制器之间,需要有大量数据传输,单纯采用CAN总线进行传输,信息传输的存在滞后,无法满足对重要信息节点的监控。
第二方面,CAN总线对主干电缆长度和各分支节点的长度有要求,造成整车布线灵活性受到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起重机通信的控制器、及起重机,采用以太网交换机为核心的通信传输网络,加大了信息传输量,加快了传输速度,提高了纠错能力,计算机组网能力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起重机通信的控制器,包括以太网接口、CAN总线接口,其中:
所述以太网接口通过以太网与起重机第一电气元件连接,以便所述以太网接口通过以太网与所述第一电气元件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CAN总线接口通过CAN总线与第一电气元件连接,以便所述CAN总线接口通过CAN总线与所述第一电气元件进行数据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以太网接口还通过以太网与计算机连接,以便所述以太网接口通过以太网与计算机进行数据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以太网接口还通过以太网与其他车辆连接,以便所述以太网接口通过以太网与其他车辆进行数据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以太网接口还通过以太网与起重机第二电气元件连接,以便所述以太网接口通过以太网与起重机第一电气元件进行数据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CAN总线接口还通过所述CAN总线与起重机第三电气元件连接,以便所述CAN总线接口通过CAN总线与起重机第三电气元件进行数据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数字信号接口,其中:
所述数字信号接口通过数字信号线与起重机第四电气元件连接,以便所述数字信号接口通过数字信号线与起重机第四电气元件进行数据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模拟信号接口,其中:
所述模拟信号接口通过模拟信号线与起重机第五电气元件连接,以便所述模拟信号接口通过模拟信号线与起重机第五电气元件进行数据通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通过以太网与所述第一电气元件进行数据通信的优先级高于所述控制器通过CAN总线与所述第一电气元件进行数据通信的优先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还包括触发器,所述触发器分别与所述以太网接口和CAN总线接口连接,其中:
所述触发器在当前与第一电气元件进行数据通信的以太网传输质量高于预定值时,触发所述以太网接口通过以太网与第一电气元件进行数据通信;
所述触发器在当前与第一电气元件进行数据通信的以太网传输质量不高于预定值时,触发所述CAN总线接口通过CAN总线与第一电气元件进行数据通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起重机,包括如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用于起重机通信的控制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起重机还包括第一电气元件,其中所述第一电气元件通过以太网和CAN总线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5749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