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拖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3067.2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5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汪霞;寇宏滨;石锦;徐凯;卢宇峰;王得天;赵婷婷;黄歆明;雷晓东;程超;赵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D1/01 | 分类号: | B60D1/01;B60D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黄泽雄;梁栋 |
地址: | 201206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后拖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身后部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后拖钩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后拖钩装置是汽车上的重要的应急部件,当车辆因发生故障或陷入泥泞等原因无法行驶时,需要通过后拖钩装置连接到其它车辆或其它动力装置,以拖走无法行驶的车辆。因此,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汽车后拖钩装置的强度要求较高,以使其能够承受很大的拉力。
图1是现有技术中第一种汽车后拖钩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汽车后拖钩装置包括防撞梁1、吸能块2、吸能块安装板3、尾端板4和后拖钩5。所述尾端板4设置在车身的尾部,所述吸能块安装板3连接在所述尾端板4的外侧,所述吸能块2安装在所述吸能块安装板3上,所述防撞梁1平行于车身的宽度方向连接在所述吸能块2上,所述防撞梁1在远离车身的一侧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后拖钩5平行于车身的长度方向设置,其第一端(图1中的左端)穿设于所述安装孔中,其第二端延伸到车身的外部。当车辆无法行驶时,可以将所述后拖钩5的第二端通过链条或钢丝绳等连接到其它车辆或其它动力装置上,以完成对汽车的拖拽。但是,这种汽车后拖钩装置为了提升强度,其防撞梁1一般比较厚重,另外还增设了吸能块2,不仅结构复杂,而且增加了整车的重量。
图2是现有技术中第二种汽车后拖钩装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与图1所示的第一种汽车后拖钩装置相比,取消了吸能块结构,防撞梁6直接焊接在尾端板4上,而且防撞梁6设计为单层结构,虽然这种设计结构相对简单,也能有效减轻整车的重量,但是若将后拖钩(图2中未示出)连接在防撞梁6上,由于防撞梁6为简单的单层结构,使整个汽车后拖钩装置并不能达到理想的强度。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强度高的汽车后拖钩装置,从而在减轻整车重量的同时保证汽车够脱钩装置具有理想的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重量轻、强度高的汽车后拖钩装置,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后拖钩装置包括设置在汽车尾部的尾端板和连接在所述尾端板上的防撞梁,所述防撞梁沿平行于车身宽度的方向连接在所述尾端板上背向车身的一侧,所述汽车后拖钩装置还包括:
加强件,所述加强件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上靠近车身的一侧或远离车身的一侧,所述加强件与所述防撞梁共同形成闭合环形结构,所述闭合环形结构设置有平行于车身长度方向的通孔。
拖钩组件,所述拖钩组件的第一端设置有拖钩,其第二端沿趋近车身的方向延伸穿过所述通孔,所述拖钩组件与所述闭合环形结构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进一步,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件,所述第一加强件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上靠近车身的一侧;所述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撞梁上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加强件上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同轴设置,且共同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车身长度的方向;所述拖钩组件的第二端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拖钩组件分别与所述防撞梁和所述第一加强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更进一步,所述加强件还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上远离车身的一侧;所述通孔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件上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拖钩组件的第二端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拖钩组件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进一步,所述防撞梁的横截面是一边开口的四边形,所述四边形开口的一边向外延伸形成延伸部,所述防撞梁通过所述延伸部连接在所述尾端板上;所述第一加强件连接在所述四边形的开口处,并封闭所述四边形的开口;所述第二加强件是由五面壁构成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二加强件中无壁的一面连接到所述防撞梁上远离车身的一侧。
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优选地,所述加强件包括第二加强件,所述第二加强件连接在所述防撞梁上远离车身的一侧;所述通孔包括设置在所述防撞梁上的第一通孔和设置在所述第二加强件上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且共同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车身长度的方向;所述拖钩组件的第二端依次延伸穿过所述第三通孔和所述第一通孔,所述拖钩组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加强件和所述防撞梁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汽车后拖钩装置,优选地,所述拖钩组件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拖钩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拖钩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内螺纹配合连接在所述套筒的第一端;所述套筒的第二端沿趋近于车身的方向延伸穿过所述通孔,所述套筒与所述闭合环形结构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30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油组合物
- 下一篇:基于暂态波形的配网故障预警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