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二次硫化模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473458.4 | 申请日: | 2014-08-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66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柳青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国市海天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5/00 | 分类号: | B29C35/00;B29C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 | 代理人: | 尹振启 |
地址: | 24232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制动 橡胶 隔膜 二次 硫化 模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的生产模具领域,尤其是能够按照二次硫化工艺同时生产多个气室橡胶隔膜的模组。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是一种广泛用于各种类型重型汽车(载重货车、拖车、客车、军用车等)制动系统、空气制动器中起密封、传递压力制动的关键部件。通过橡胶隔膜位移增加气室压强,以张开刹车片,抱紧车轮,起到制动效果,是关系到机毁人亡的橡胶制品,亦称安全元件。随着人们对汽车高速、舒适、可靠性(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汽车制动气室关键部件之一的橡胶隔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最普遍的生产工艺是以贵州大众为主导的一次硫化工艺。采用的模具是由上、下模组成的一次硫化模具结构,将中间夹有帆布的上下胶片同时放入模具型腔中加压硫化,由于胶料在型腔中受高温高压硫化作用产生不规则流动的影响,使产品中间的帆布发生偏移、外露、折皱等缺陷,影响产品的使用寿命和性能,产品的合格率不高。并且此工艺需压延出片,设备投入大,生产成本高。
申请人在早先的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系列的气室橡胶隔膜模具,如:专利号为200620077724.7、200920270877.7、200920270878.1、200920270879.6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部分硫化上模、整体硫化上模、整体硫化下模、以及与上模型腔和整体硫化下模型腔相配合定位的压环,在整体硫化下模与压环相配合的外侧面上设置有环形凸棱,且在压环上设置有若干个弹簧,实现了二次硫化工艺和帆布的定位,防止了帆布折皱和带压环,保证了产品中帆布居中。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此类模具仍然存在缺点:压环与整体硫化下模配合存在间隙,只在压环落下后二者才紧紧压合,由于帆布的厚度存在公差,生产时产品有单偏现象;再者此类模具结构决定二次硫化工艺分两次加料完成,还有放布时很难保证帆布的中心与下模型腔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隔膜布很容易放偏,使压环因夹不到布而失效,造成产品缺布或产品单偏。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实际操作中需要增大帆布的裁剪面积,留有较多的预料,生产效率不高,增加了生产制造的成本。
申请人还在专利号为200910249742.7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上、下胶层的原料分别采用两种具有相同胶料配方体系但硫化速度不同的胶料,上、下胶层的硫化程度很难达到相同的程度,上、下胶层或多或少存在轻微的过硫或欠硫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二次硫化模组,该硫化模组基于二次硫化工艺,通过在下模上设置帆布定位凸台,定位凸台的中心线与下模腔的中心线重合,在铺设帆布时,按照定位凸台围成的尺寸剪裁帆布,并将帆布的边缘与定位凸台吻合,通过压环、下模和套圈构成仅供帆布移动的波折间隙,能够增加帆布的通过阻力,减少褶皱,由定位凸台与波折间隙相配合,在硫化时可以将帆布的中心与下模腔的中心重合,减少了帆布的浪费。中模通过第一卡环和环形孔道的方式安装在中模板上,在进行一次硫化时,便于多个中模与多个上模和下模的对接, 在二次硫化时,便于将全部中模快速取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汽车制动气室橡胶隔膜硫化模组,所述硫化模组配备有多套模具,其中每套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中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压合在所述中模上,上模与中模上部配合构成上模腔,中模压合在所述下模上,中模下部与下模配合构成下模腔;下模外侧套置有套圈,所述套圈与下模围成开口向上的凹槽,套圈上设置有用于定位帆布边缘的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的中心线与下模腔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凹槽上扣压有与凹槽配合夹持帆布的压环;所有模具的中模均固定在中模板上,中模的周向设置有第一环形槽,所述中模板上开设有容纳中模的通孔,中模嵌入其中,在中模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环形槽相对应的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与所述第二环形槽组合构成截面封闭的环形孔道,该孔道内插置有防止中模和中模板错位的第一卡环,以此将所以的中模固定在中模板上。
进一步,所有所述模具的所述压环均固定在压环板中,压环的周向外侧设置有第三环形槽,所述压环板上设置有容纳压环的通孔,压环嵌入其中,在压环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环形槽相对应的第四环形槽,第三环形槽与所述第四环形槽组合构成截面封闭的环形孔道,该孔道内插置有防止压环和压环板错位的第二卡环,以此将所以的压环固定在压环板上。
进一步,所述压环上设置有顶在所述下模下部的弹簧。
进一步,所述凹槽内侧呈阶梯状。
进一步,所述中模上部与所述中模下部一体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国市海天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国市海天力工业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4734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