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板车绕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10879.X | 申请日: | 2014-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561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胡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振宇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恒都律师事务所 11395 | 代理人: | 李向东 |
地址: | 321100 浙江省金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滑板 车绕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滑板车绕线结构。
背景技术
滑板车是我们生活中所使用的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滑板车以其轻巧的结构构造曾流行于全中国,大人小孩都喜欢玩,滑板车的主要构造是由前部的T型扶手和立杆结构,再加上踏板、前轮和后轮结构,传统的滑板车各个零部件结构并不具有其它的附加功能,比如扶手只用于手握防止摔倒,踏板只用于踩踏且可以向前移动,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后续又出现了折叠功能以及立杆可伸缩功能,但是,消费者对物品的要求也同样增加,单一的功能结构已经满足不了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绕线旋转的滑板车绕线结构。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滑板车绕线结构,包括绕线装置,及设置在绕线装置两侧的扶手,及设置在绕线传动装置一端的旋转件,所述绕线传动装置包括外壳体,及设置在外壳体内部的绕线组件,及设置在绕线组件一侧的传动组件和棘爪组件。
作为优选,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及被传动轴贯穿的传动齿轮和棘轮,主要用于卷线结构的主传动作用。
作为优选,所述绕线组件包括卷线轮,及贯穿卷线轮的卷线轮轴,通过传动组件的传动对绕线组件进行旋转绕线。
作为优选,所述绕线组件下面还设置有紧线轮组件,所述紧线轮组件包括通过一个齿轮驱动和齿轮同轴连接的主动紧线轮,所述齿轮由传动组件的传动齿轮驱动卷线轮再驱动该齿轮,所述主动紧线轮和主动紧线轮相邻的从动紧线轮相对旋转夹紧连接绳随着收紧和放松,由此可一直有拉力附着在连接绳上,使绕线放线都不会多出连接绳在外壳体内造成绕不紧或形成乱绕。
作为优选,所述棘爪组件包括棘爪轴,及被棘爪轴贯穿的棘爪和弹簧,所述棘爪可以为长杠杆棘爪或按钮棘爪。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件可以为摇柄或旋钮或拉杆。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滑板车绕线结构通过转动旋转件,使传动组件内的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带动卷线轮,卷线轮转动后通过绕线对滑板车进行使用状态固定,其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同时,传动组件与棘爪组件咬合连接,可防止卷线轮倒转,且紧线组件可以让绳索张紧自如,能有效的防止线卡死发生,在拉紧时更加快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绕线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传动组件的爆炸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绕线组件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棘爪组件的爆炸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紧线组件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实施例一
参阅图1至图5所示,一种滑板车绕线结构,包括绕线装置1,及设置在绕线装置1两侧的扶手2,及设置在绕线传动装置1一端的旋转件3,所述绕线传动装置1包括外壳体11,及设置在外壳体11内部的绕线组件13,及设置在绕线组件13一侧的传动组件14和棘爪组件12。
所述传动组件14包括传动轴141,及被传动轴141贯穿的传动齿轮143和棘轮142,主要用于卷线结构的主传动作用。
所述绕线组件13包括卷线轮132,及贯穿卷线轮132的卷线轮轴131,通过传动组件14的传动对绕线组件13进行旋转绕线,卷线轮132可以根据连接绳的数量开设出相对应数量的槽体。
所述棘爪组件12包括棘爪轴121,及被棘爪轴121贯穿的棘爪123和弹簧122,所述棘爪123可以为长杠杆棘爪或按钮棘爪。
所述旋转件3可以为摇柄或旋钮或拉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振宇,未经胡振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108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