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轮车倒挡增力变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24804.7 | 申请日: | 2014-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40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富朝;康维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渝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087 | 分类号: | F16H3/087;F16H63/3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薛波 |
地址: | 40132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轮车 倒挡增力 变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速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轮车倒挡增力变速机。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电机的转速较快,在三轮车上常使用独立的减速器对电机进行减速后,再与变速器相连,实现反转和减速。对于体积不大的电动三轮车来说,动力输出装置占用的空间较多,而且由于减速器和变速器的结构独立,中间机构较多,动力传送损耗较大。然而,减速器和变速器的很多结构类似,原理类似,因此可以将电动三轮车的减速器和变速器进行融合改进,在减速机内设置换挡和倒挡机构,从而省去变速器,将减速、变速以及倒挡系统一体化,进而节省大量安装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有效的节省占用空间并降低传动损耗的三轮车倒挡增力变速机。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轮车倒挡增力变速机,包括动力输入装置、换挡传动装置、倒挡传动装置、输出轴和机壳。
输入装置包括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花键轴和同步齿轮,主动锥齿轮由发动机提供动力,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从动锥齿轮设置于花键轴上并在与花键轴配合,以保证花键轴与从动锥齿轮同步转动;在花键轴上还设 置有同步齿轮,同步齿轮为圆环形、其内圆与花键轴配合、外圆设置有齿轮,以保证花键轴与同步齿轮同步转动。
换挡传动装置包括齿轮滑套、换挡拨叉、高速传动齿轮和低速传动齿轮,齿轮滑套设置于同步齿轮外侧,齿轮滑套为圆环形、其内圆与同步齿轮啮合、外圆设置为环形凹槽一,齿轮滑套宽度小于或等于同步齿轮宽度;高速传动齿轮与低速传动齿轮分别紧贴设置于同步齿轮两侧的花键轴上,高速传动齿轮与低速传动齿轮与花键轴无配合。高速传动齿轮设置有齿轮三和齿轮四,齿轮四与齿轮滑套啮合;低速传动齿轮设置有齿轮五和齿轮六,齿轮六与齿轮滑套啮合。换挡拨叉设置于机壳上,并与环形凹槽一配合,使得齿轮滑套能够跟随换挡拨叉运动;当换挡拨叉向高速传动齿轮方向运动,齿轮滑套跟随换挡拨叉向高速传动齿轮方向运动,当齿轮滑套同时与同步齿轮和齿轮四接触时,高速传动齿轮被同步齿轮通过齿轮滑套带动;当换挡拨叉向低速传动齿轮方向运动,齿轮滑套跟随拨叉轴向低速传动齿轮方向运动,当齿轮滑套同时与同步齿轮和齿轮六接触时,低速传动齿轮被同步齿轮通过齿轮滑套带动。
倒挡传动装置包括倒挡拨叉、倒挡齿轮和倒挡传动齿轮,倒挡齿轮为圆环形、其内圆与花键轴滑动配合、外圆设置有环形凹槽二和齿轮七;倒挡齿轮设置于花键轴上换挡装置一侧,倒挡齿轮与换挡装置的水平距离大于或等于倒挡传动齿轮的宽度,倒挡传动齿轮设置于花键轴外、倒挡齿轮与换挡装置之间、并与倒挡齿轮啮合。倒挡拨叉设置于机壳上并与环形凹槽二配合,使得倒挡齿轮能够跟随倒挡拨叉运动;当倒挡拨叉向倒挡传动齿轮方向运动时,倒挡齿轮跟随倒挡拨叉向倒挡传动齿轮方向运动,当齿轮七与倒挡传动齿轮接触时,倒挡齿轮带动倒挡传动齿轮。
输出轴上设置有倒挡输出齿轮、高速输出齿轮和低速输出齿轮,倒挡输出齿轮与倒挡传动齿轮啮合,高速输出齿轮与齿轮三啮合,低速输出齿轮与齿轮五啮合。
动力输入装置、换挡传动装置、倒挡传动装置和输出轴均设置于机壳内。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适于实用,下面做进一步改进:
所述换挡拔叉与倒挡拨叉在同一平面内相互平行,并在相互之间设置有柱形锁销,柱形锁销活动设置于机壳内、并位于倒挡拨叉的叉爪以前换挡拨叉的叉爪以后,在换挡拔叉上设置有凹槽,当齿轮滑套处于空挡状态时凹槽与柱形锁销对应,柱形销钉的长度大于换挡拔叉与倒挡拨叉之间的距离小于换挡拔叉与倒挡拨叉之间的距离加凹槽的高度。
所述齿轮滑套宽度等于同步齿轮宽度。
所述倒挡齿轮与换挡装置的水平距离等于倒挡传动齿轮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将倒挡传动装置和换挡传动装置有机结合在一起,大量节省三轮车倒挡和换挡的安装空间,也减少了三轮车的自重。通过换挡拨叉控制齿轮滑套,倒挡拨叉控制倒挡齿轮,使得整个设备合理的实现换挡和倒挡过程。通过设置柱形锁销使得在换挡和倒挡过程中更加安全,减少故障的发生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A-A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B-B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的C-C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渝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渝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248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岩心钻机分动装置
- 下一篇:传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