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半导体保护用熔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7122.X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28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道远;吴国兴;焦许哥;徐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容新源电气(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85/08 | 分类号: | H01H85/08;H01H8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313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半导体 保护 熔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断器,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半导体保护用熔断器。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提供的熔断器的外壳多用陶瓷封装,刀型触头插入式,熔体与触刀连接后用金属盖板与陶瓷连接。采用上述设计的产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在半导体元件或者线路短路时,陶瓷外壳容易开裂,甚至爆炸;2、用金属盖板连接陶瓷和触刀,短路时产生的电弧容易击穿;3、刀型插入式的安装方式接触电阻大,温升高,功耗也大;4、现有产品体积大,额定电流小。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保护用熔断器,体积小、温升低,短路保护时,分断能力高、熔断速度快,解决了因外壳易开裂而发生爆炸。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半导体保护用熔断器,包括右导电触头、熔管、填料、变截面银熔体、铆钉、左导电触头;变截面银熔体设于熔管内中央,熔管内的剩余空间填充满填料,熔管的两侧分别安装左导电触头、右导电触头,左导电触头、右导电触头与熔管内的变截面银熔体通过点焊实现电连接;熔管的侧面设有铆钉孔,通过安装铆钉将左导电触头、右导电触头与熔管固定连接。
所述左导电触头的外侧面上设有两个孔,通过封装塞堵住。
所述变截面银熔体为设有若干个开口的柱体结构。
所述熔管侧面分别设有4个铆钉孔。
所述熔管为采用玻璃纤维丝与绝缘树脂合成材料制成的熔管。
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的变截面银体设采用了不规则形状的变截面设计,这种设计比现有的设计的熔体温升小、功耗低、容量更大、分断能力高,现有产品最大额定电流630A,本实用产品最大额定电流为1600A,短路保护时,分断能力高、熔断速度快,解决了因外壳易开裂而发生爆炸,解决了半导体元件一直没有专用的保护熔断器的现状;
2.本实用的熔断器安装方式为螺栓连接,这种连接方式牢固、安全,连接后接触电阻小,温升低,解决了半导体元件受外界温度影响带来的产品的不稳定因数;
3.本实用的熔管选择了用玻璃纤维丝与绝缘树脂材料合成的耐高温、阻燃、防爆材料,使用时更加安全可靠;
4.本实用的半导体元件保护熔断器结构更简单、体积更小、安装更方便,为半导体元件的成套设备节省空间,产品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3所示的半导体保护用熔断器,包括:右导电触头1、熔管2、填料3、变截面银熔体4、铆钉5、左导电触头7、封装塞;熔断器上的左导电触头7和右导电触头1之间与变截面银熔体4点焊后实现可靠的电连接;连接后穿入熔管2中;然后在熔管2上打铆钉孔,左导电触头7和右导电触头1用8只铆钉5牢固的铆接在一起;在熔管2中填满填料3, 后用2只封装塞将左导电触头7上的两孔6密封。
工作过程和原理:
将熔断器螺栓连接于熔断器底座上,在熔断器的左导电触头7和右导电触头1两端连接被保护对象中的导线,形成保护对象的线路与保护系统的电气连接。
接通整个系统的电源,同时熔断器开始工作,当工作电流在正常的范围内,熔断器正常工作,并能接受短时的小过电流,熔断器不会熔断;当线路中出现短路电流,并超过熔断器规定的电流范围和规定的时间时,熔断器中变截面银熔体4在电流的作用下开始发热,过载电流没有消除前,变截面银体4的温度逐步升高,变截面银体4中设计的缺口部分在高温的作用下从固态变成液态,同时冶金效应点变截面银熔体2断口处温度进一步升高,从固态变为液体,随之从液态汽化,同时产生电弧。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变截面银熔体4的设计是专为保护半导体元件设计的方案,在产生电弧后能迅速分断故障电流,熔管2和填料3能隔断产生的电弧,并能耐受电弧瞬间产生的高温,起到了快速切断故障电源,消除了故障电流对线路和半导体元件的破坏。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容新源电气(昆山)有限公司,未经友容新源电气(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71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