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轿车后桥衬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38879.0 | 申请日: | 2014-09-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5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陈青云;吴健;杨庆功;龚华兵;李祥;黄月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21/05 | 分类号: | B60G21/05;F16F1/3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程笃庆;黄乐瑜 |
地址: | 242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轿车 后桥 衬套 | ||
1.一种轿车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管(1)、橡胶体(2)、内套管(3)、垫圈(4)、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
外套管(1)、橡胶体(2)和内套管(3)由外到内同轴安装并硫化一体形成胶合件,橡胶体(2)第一端延伸出外套管(1)并设计成旋转曲面,橡胶体(2)第一端圆截面上设计有周向分布的第一凸起球面(21);橡胶体(2)第一端设有周向凹槽,垫圈(4)安装在周向凹槽中并环绕内套管(3),橡胶体(2)第一端内壁设有平行于中心轴线的条形齿凸起;
第一支架(5)由一体化的第一圆形盖体(51)、第一插端(52)和第一柄端(53)组成,第一圆形盖体(51)第一侧沿中心轴延伸出第一插端(52)并插入内套管(3)第一端,第一圆形盖体(51)第二侧沿直径方向设有第一柄端(53),第一圆形盖体(51)抵靠橡胶体(2)且其直径大于或等于橡胶体(2)直径;
第二支架(6)由一体化的第二圆形盖体(61)、第二插端(62)和第二柄端(63)组成,第二圆形盖体(61)第二侧沿中心轴延伸出第二插端(62)并插入内套管(3)第二端,第二圆形盖体(61)第一侧沿直径方向设有第二柄端(63),第二圆形盖体(61)抵靠内套管(3)且其直径大于或等于内套管(3)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橡胶体(2)上设有一个或多个限位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轿车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限位孔(23)沿着中心轴线方向贯穿橡胶体(2)。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垫圈(4)第一端圆截面上设计有周向分布的第二凸起球面(4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垫圈(4)外周设计有周向凸起筋结构(4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垫圈(4)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第一圆形盖体(51)直径大于或等于外套管(1)直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车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5)和第二支架(6)均采用过盈配合的方式安装。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轿车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内套管(3)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轿车后桥衬套,其特征在于,外套管(1)采用金属材质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未经亚新科噪声与振动技术(安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388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