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铁路平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5771.0 | 申请日: | 2014-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41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史春江;赵华瑞;汤楚强;曾丁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20 | 分类号: | B61D3/20;B61F1/00;B61F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鲁力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铁路 平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载集装箱、钢材、木材等货物的铁路通用平车,具体地指一种新型的铁路平车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平车是即可装运普通货物,又装运集装箱的平车。目前,市场上有多种型号的普通平车,这些平车均采用中梁、侧梁断面相近的大型 H 型钢结构、侧梁断面较大、铺设纯木地板、绳栓和柱插等用于捆绑货物的加固部件。
然而,这种结构的平车缺点是侧梁断面较大,在使用中,列车检查人员无法深入到底架内部进行检查和维修,无法适应铁路提速后大幅缩短列车检查作业时间的实际情况,影啊了平车运用安全性。现有的共用平车铺设纯木地板结构,在使用中损坏较严重,车辆技术状态较差,影响平车装货性能,也是造成平车厂修及段修周期较短的主要原因。而且,现有平车四周的绳栓和柱插等用于捆绑货物的加固部件承载强度较弱,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大型货物加固性能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的一种新型的铁路平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新型的铁路平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矩形承载底架,底架包括中梁、固定在中梁一端且与中梁垂直固定的中央横向梁、固定在中梁上且与中梁垂直固定的大横向梁、固定在中梁另一端且与中梁垂直固定的端梁、与中梁平行设置且同时与中央横向梁和大横向梁垂直固定的侧梁、以及固定在中梁上且位于大横向梁和端梁之间并与大横向梁和端梁平行的枕梁;底架的底部通过心盘安装在两个用于传递垂向载荷和车辆运行导向的转向架上,并在底架和两个转向架分别安装有一用于对车辆进行停车的制动装置;所述底架的顶部铺设有钢地板钢地板,位于钢地板的一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集装箱锁头,钢地板的中部设置有四个集装箱锁头,用于将钢地板 上装载的集装箱固定。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的铁路平车结构,集装箱可以采用20英尺集装箱或40英尺集装箱;所述底架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套用于对车辆牵引和连挂成列车的车钩缓冲装置,并在底架的钢地板两端还分别设置有一端门,这样在钢木地板上装载货物后可以有效阻挡货物纵向窜动,同时也可以将两个端门放倒,作为渡板装载滚装货物。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的铁路平车结构,中梁位于底架的中部,呈鱼腹型纵向布置;在中梁两端设置有安装座,用于安装车钩缓冲装置,中梁设置有上心盘,用于与转向架的下心盘配合连接,实现底架与两转向架的连接,并传递垂向载荷。其中,中梁采用由大型 H 型钢制成,中梁的断面高度为 720mm~820mm。
在上述的一种新型的铁路平车结构,侧梁设置在底架的两侧,侧梁由H 型钢制成。
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1、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断面更大的 H 型钢作为成架中梁,相应增大了枕梁及中央横向梁的断面,因此大幅度的提高了底架承载能力,满足重量更大货物装载及大型重载集装箱装载运输的强度要求;2、本实用新型由于底架四周的侧梁和端梁上设置了加强型绳栓和整体铸造式柱括,全车侧梁上绳栓数量增加至12 ~16 个,从而提高了装载货物捆绑加固能力,进一步提高货物运输可靠性;3、本实用新型的底架 采用钢地板结构,钢地板铺设在底架上,确保装载货物与钢地板间摩擦力,延长了地板的使用期限,从而也延长了平车的厂修、段修检修周期,降低了车辆在寿命期内的维护费用;4、本实用新型搬提高底架整体承载能力条件下,适当减小了底架侧梁的断面高度,采用较小的H型断面结构取代了以往平车采用的较大H 型钢断面,从而大大方便了列车检查人员进入底架内检查和维护,确保了车辆运用安全性。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铁路货车使用中。
附图说明
图 1 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 2 是图 1 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 3 是图 1 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南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57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