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八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68856.4 | 申请日: | 2014-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6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张新桂;赵烤蕊;傅灵玲;罗大国;陈勇;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3/02 | 分类号: | F16H3/02;F16H61/688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八速双 离合 自动变速器 传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速器传动结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八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汽车工业的发展,节能减排成为设计的主要方向,整车对于变速器的设计要求越趋严格,因此具有高效率、高舒适性的双离合自动变速器逐渐成为发展趋势。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中的传动系结构是整个变速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后续硬件和软件设计的首要条件,因此双离合变速器对传动方案的布置结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提高整车的动力性和经济性,轻量化成为变速器的一个发展方向,因此对变速器传动机构要求需越来越紧凑,以满足整车的布置要求。现有的大多数双离合变速器的传动系统中,前进挡和倒档的档位需求大都是通过数量较多组的齿轮副才能实现,轴向尺寸较长,而考虑到前置前驱汽车一般都受到非常有限的轴向空间布置的限制,这就要求变速器传动方案的轴向尺寸更短,因此设计出轴向更短的双离合器变速器传动方案,能够进一步地节省变速器的径向空间,使得变速器更加紧凑。
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1531590U,公开了一种汽车双离合器式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主要由双离合器总成、前后离合器执行机构和变速齿轮箱组成,双离合器总成包括 前、后离合器,前后离合器通过前、后离合器执行机构控制分别接合前离合器分离后离合器,或接合后离合器分离前离合器,前离合器与一档齿轮连接,后离合器与二档齿轮连接,动力经由离合器传递至齿轮箱,经相应的档位齿轮将动力最终传递到差速器总成输出动力,双离合器壳体由动力源带动。通过控制两个离合器的结合速度和结合的重叠从而实现动力换挡过程,保证动力传递的连贯性,但是变速器轴向尺寸较长,结构不够紧凑,占用空间大,不能满足汽车轻量化、紧凑型的设计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变速器传动机构轴向尺寸较长,结构不够紧凑,占用空间大,不能满足汽车轻量化、紧凑型的设计要求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八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它的轴向尺寸短,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能够满足汽车轻量化、紧凑型的设计要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八速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包括第一离合器及对应的第一输入轴、第二离合器及对应的第二输入轴、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倒档轴,第一输入轴上固定连接有7档主动齿轮、3/5档主动齿轮,第二输入轴上固定连接有4/6档主动齿轮、2/倒档主动齿轮,第一输出轴上活动套接有3档从动齿轮、4档从动齿轮、2档从动齿轮,第一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分别和3档从动齿轮、4档从动齿轮、2档从动齿轮对应的3档同步器、4档同步器、2档同步器,第一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减速齿轮;第二输出轴上活动套接有7档从动齿轮、5档从动齿轮、6档从动齿轮、倒档从动齿轮,第二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减速齿轮,第二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分别和7档从动齿轮、5档从动齿轮、6档从动齿轮、倒档从动齿轮对应的7档同步器、5档同步器、6档同步器、倒档同步器;4档从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和3档从动齿轮对应的4档从动同步器 ,6档从动齿轮上固定连接有和5档从动齿轮对应的6档从动同步器,第一主减速齿轮和第二主减速齿轮均传动连接差速器,倒档轴上活动套接有倒档轴,2/倒档主动齿轮与2档从动齿轮、倒档齿轮啮合,倒档齿轮与倒档从动齿轮啮合,4/6档主动齿轮与4档从动齿轮、6档从动齿轮啮合传动,3/5档主动齿轮与3档从动齿轮、5档从动齿轮啮合传动,7档主动齿轮与7档从动齿轮啮合传动。
1档动力的传递路线为:第一离合器输入→第一输入轴→3/5档主动齿轮→3档从动齿轮→4档从动同步器→4档从动齿轮→4/6档主动齿轮→第二输入轴→2/倒档主动齿轮→2档从动齿轮→2档同步器→第一输出轴→第一主减速齿轮→差速器输出;
2档动力的传递路线为:第二离合器输入→第二输入轴→2/倒档主动齿轮→2档从动齿轮→2档同步器→第一输出轴→第一主减速齿轮→差速器输出;
3档动力的传递路线为:第一离合器输入→第一输入轴→3/5档主动齿轮→3档从动齿轮→3档同步器→第一输出轴→第一主减速齿轮→差速器输出;
4档动力的传递路线为:第二离合器输入→第二输入轴→4/6档主动齿轮→4档从动齿轮→4档同步器→第一输出轴→第一主减速齿轮→差速器输出;
5档动力的传递路线为:第一离合器输入→第一输入轴→3/5档主动齿轮→5档从动齿轮→5档同步器→第二输出轴→第二主减速齿轮→差速器输出;
6档动力的传递路线为:第二离合器输入→第二输入轴→4/6档主动齿轮→6档从动齿轮→6档同步器→第一输出轴→第一主减速齿轮→差速器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6885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