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自动锁定的吊升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1073.1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6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进发 |
主分类号: | B66C1/44 | 分类号: | B66C1/44;B66C1/42 |
代理公司: | 长沙正奇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3113 | 代理人: | 何为;袁颖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锁定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吊升夹具,尤指一种透过扣锁机构来自动锁定交叉连杆机构的吊升夹具。
背景技术
近代建筑工程受设计风格变革、加工及施工技术精进的影响,建材(例如石材、木材或玻璃等)趋向大尺寸使用。多数情形下建材会切割成板材的形式来存放,但大尺寸板材的体积和重量极不利于搬移,因此运送大尺寸板材的难度颇高。一般而言,板材会以吊升夹具夹取到货车上运送,由于使用吊升夹具是利用简单机构便可将垂直向吊升拉力转换为水平向剪力以夹取物体,故此方式被普遍应用。
由于重力作用,吊升夹具在一般垂吊的情况下皆是闭合的,因此需要先利用一些机构,例如扣勾或是固定栓,来固定吊升夹具并维持开启状态,当吊升夹具被移动到板材上方时,再以手动打开固定的机构使吊升夹具闭合,然后再把吊升夹具吊起来搬运板材。
然而,厂房中的板材多半是一片一片靠墙壁迭放,搬运的工人在吊升夹具定位后,必须走到板材夹缝间才能手动打开固定机构,此时常会发生板材滑落或倾倒压到工人的危安事件。
有鉴于此,本案创作人从而提出本申请,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过扣锁机构来自动锁定交叉连杆机构的可自动锁定的吊升夹具,以省去搬运工人需要走进板材堆中的需要,进而避免板材滑落伤及工人的危安事件发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以简单组件及低科技(Low-Tech)原则以实现吊升夹具的自动锁定机能,进而达成低成本、快速生产、简易使用、易于推广等效益。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自动锁定的吊升夹具,其特点是,其包含有交叉连杆机构,具有交错设置的数支连杆,其中两连杆交错处通过转动枢纽衔接;吊挂机构,衔接于该交叉连杆机构的第一转动枢纽,用来吊挂连接一吊钩;数个支撑机构,分别衔接于该交叉连杆机构的第二转动枢纽与第三转动枢纽;数个夹片,分别固定于该数个支撑机构;以及固定机构,包含有扣勾、勾固部及吸附部,该扣勾衔接该第一转动枢纽;该勾固部向外延伸于该交叉连杆机构的第四转动枢纽,用来与该扣勾结合,以锁定该交叉连杆机构;该吸附部设置于该交叉连杆机构的第五转动枢纽,用来吸附该扣勾。
较佳地,在一实施例中,该扣勾具一镂空结构,用来调整该扣勾重心位置,在可旋转状态下自然下垂,同时减轻该扣勾自身重量,利于被该吸附部吸附。然而,该扣勾具有一弧形内侧缘,当该交叉连杆机构收合时,该勾固部可沿该弧形内侧缘将该扣勾顶触至该吸附部,该吸附部便会将该扣勾吸附住,在下一次该交叉连杆机构伸长时便可以暂时延迟该扣勾恢复下垂的状态,如此一来,便可避免该扣勾锁扣该勾固部,该吊升夹具便能正常作动将板材夹起。
较佳地,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可自动锁定的吊升夹具另包含有一保护装置,设置于该交叉连杆机构下方,用来挡护该交叉连杆机构,避免一目标对象直接碰撞该交叉连杆机构。
较佳地,在又一实施利中,该数个夹片的内面设有数个吸盘结构。
较佳地,在又一实施利中,该数个夹片略呈外凸的弧形。
较佳地,在又一实施例中,该可自动锁定的吊升夹具包含有数个弹簧,分别设置于该第二转动枢纽与该第三转动枢纽,用来偏转该数个夹片,以使得该数个夹片的下缘向内倾斜,使数个夹片的下缘先接触板材,以避免夹取板材时,板材发生倾倒。
如此,通过本结构,单纯上下垂吊操作便可使该吊升夹具自动锁定开启或夹合,达成免人工近距直接操控锁定的成效,提升吊升过程的操作安全性。
以上的概述与接下来的详细说明及附图,皆是为了能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方式、手段及功效。而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优点,将在后续的说明及图式中加以阐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可自动锁定的吊升夹具的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A至图2C为本实用新型可自动锁定的吊升夹具进行夹取操作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3A至图3C为本实用新型可自动锁定的吊升夹具进行释放操作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 吊钩 100 吊升夹具
110吊挂机构 120 交叉连杆机构
121-125转动枢纽 132、134支撑机构
142、144夹片 150 固定机构
152勾固部 154 扣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进发,未经李进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1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马力限制装置及马力限制方法
- 下一篇:冷却系统及包括冷却系统的机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