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方向盘调节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3362.5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4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周国军;王晓芸;刘巍;潘之杰;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85 | 分类号: | B62D1/185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地址: | 310051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方向盘 调节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方向盘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行驶方向的改变是由驾驶员通过操纵转向系统改变转向轮的偏转角度实现的。汽车转向系统包括转向操纵机构、转向器和转向传动机构三部分组成,其中,转向操纵机构包括方向盘、转向轴等,转向轴下端的蜗杆与齿轮构成转向器,方向盘通过转向轴与转向器相连,转向管柱套设于轴向轴上且支撑着方向盘,且对转向轴进行定位。
我国专利CN 202896658U公开了一种汽车方向盘调节装置,它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方向盘调节装置操作不便、容易出现卡滞等问题。该汽车方向盘调节装置主要包括转向管柱、穿设在转向管柱内的转向轴、调节手柄、设于转向管柱外侧且固连于汽车横梁上的调节支架、连接轴、固定件、弹性元件和安装支架,调节支架的一侧开设有贯穿其的调节孔,连接轴的一端依次贯穿调节手柄、转向管柱、调节支架的调节孔,弹性元件的一端设于安装支架上,弹簧元件的另一端设于调节支架上。本汽车方向盘调节装置当调节手柄锁紧时,调节支架受力通过定位部一和定位部二的夹紧转向管柱,因此转向轴不能调节;当调节手柄松开时,调节支架不再受力,调节支架与转向管柱松开,则可调节方向盘往上或往下至合适的位置。往上调节时,弹性元件被压缩会产生回弹力;往下调节时,弹性元件被拉伸会产生回拉力,调节完成后再锁紧调节手柄。本汽车方向盘调节装置通过弹性元件的作用,驾驶员较容易控制调节幅度的大小,不会出现卡滞的现象,调节较为顺畅,整个调节过程较为简便。而且调节过程中连接轴不会与调节孔的侧壁相碰撞,有效的防止了调节过程中会异响和噪音,增加了乘车的舒适性。
但是,上述专利中为了安装弹性件,增设了安装支架等多种部件,且装配时需要将安装支架套设于销轴上,将弹性元件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安装支架及调节支架的侧壁上,并且弹性元件的延伸方向必须与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一致,以上这些因素都导致该汽车方向盘调节装置在装配时较为繁琐,难度较大,从而使该装置的装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方向盘调节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本汽车方向盘调节装置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方向盘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转向管柱和套设于该转向管柱上的U型支架,所述U型支架的侧壁上设置有能够使转向管柱沿U型支架的开口方向来回摆动的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还包括支撑件和扭力弹簧,所述支撑件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所述U型支架的两个侧壁上,所述支撑件的侧面与所述转向管柱朝向U型支架开口方向的侧面相抵靠,所述扭力弹簧的内端可拆卸固定于U型支架上,所述扭力弹簧的外端与支撑件的侧面相抵靠,且当所述转向管柱朝U型支架开口方向摆动时,所述扭力弹簧的外端能够对支撑件施加一个方向与转向管柱摆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现有技术中的汽车方向盘与转向管柱的上端相连,U型支架与汽车仪表横梁相固定,本汽车方向盘调节装置中设计调节结构后,能够根据不同身型的驾驶员,使转向管柱沿U型支架开口方向摆动,进而使方向盘向上或向下调整至舒适的位置,并且当方向盘下调,即转向管柱朝U型支架开口方向摆动时,扭力弹簧能够对支撑件施加一个方向与转向管柱摆动方向相反的作用力,避免用力过度导致调节结构中的相应部件发生碰撞,产生异响及磨损,对应到对比文件中,即避免连接轴与调节孔的侧壁发生碰撞,起到良好的缓冲减震作用;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扭力弹簧实现缓冲减震的作用,在装配时只需将扭力弹簧内端固定于U型支架上,外端与支撑件相抵靠即可,与对比文件相比,既不需要增设安装支架等部件,节省了将安装支架套设于连接轴上的工序,同时也不需要保证弹性元件的延伸方向与调节孔的延伸方向一致,装配的难度低,从而使整个方向盘调节装置的装配效率较高。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方向盘调节装置中,所述扭力弹簧包括两个弹性体,所述两个弹性体的一端均固连有一扭臂,所述两个弹性体的另一端均固连有一支撑臂,所述两个支撑臂的端部通过一个连接臂相连。扭臂的端部即为扭力弹簧的内端,上述的连接臂即为扭力弹簧的外端,将扭力弹簧设计为上述结构,提高了扭力弹簧自身的强度,并改善了调节力,使之更符合人体工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33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转向中间轴总成以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双人座婴儿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