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晶炉的停炉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3455.8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1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正华;张鑫;李强;潘永娥;王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30B15/00 | 分类号: | C30B15/00;C30B29/06;F27D1/12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55100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晶炉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单晶硅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晶炉的停炉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光伏行业领域中,光伏电池是基于硅材料制作的发电系统单元,而单晶硅作为光伏电池最重要的一种基材,目前单晶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大约在1元/度,太阳能发电的成本主要是太阳能电池片制作加工的成本,电站建成后的管理费用是相当低的。要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要么就要提高单晶太阳能电池片的转换效率,要么就要降低电池片的加工成本。现在规模化生产的商品电池效率已达到16%-18%,几乎无改进空间,要降低单晶太阳能发电的单位成本就要从太阳能电池片下手。单晶太阳能发电的电池片基材硅片的成本占电池片总成本的70%左右,基材单晶硅片的拉晶成本占整个单晶硅片生产成本的70%。所以要降低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就要降低太阳能电池基材前期生产拉晶成本。
现在单晶硅的生长方法大多采用直拉法在单晶炉中进行生产。单晶硅生产使用的单晶炉是一个密封的压力容器,炉内包含许多热场部件及一些保温毡,热场部件包含热屏、上保温、中保温、下保温、加热器、坩埚、坩埚托、托杆、护底压板、底毡等部件,这些热场部件在密封的单晶炉内又组合成了一套类似鸟巢的保温体系,保温效果好,可是降温速度慢。利用单晶炉进行直拉法单晶生产的工艺流程包括装炉、装料、合炉、抽空、熔料、引晶、缩颈、放肩、等径、收尾、停炉、拆炉等工艺,上述整套生产工艺耗时大约在75小时左右,由于单晶炉的降温速度慢使得现在的停炉工艺需要6个小时,耗时较长,而提前拆炉的话由于温度太高会损坏单晶炉内的热场部件,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晶炉的停炉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单晶炉停炉后降温速度慢、耗时长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晶炉的停炉冷却装置,包括内部空心的炉盖,炉盖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管、出水管和氩气进气管,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管阀门,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管阀门,氩气进气管上设置有氩气阀,炉盖的下表面通过两根导水管连接有冷却主体,冷却主体的下部连接有接触式冷却体,进水管、炉盖、导水管、冷却主体以及出水管依次连通构成冷却循环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还在于,
冷却主体为耐高温材质并且其下部与接触式冷却体通过接触式冷却体连接杆相连。
炉盖的下端面设置有密封圈。
炉盖上设置有若干个用于悬挂在运输小车上的吊环。
吊环的数量为3个。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晶炉的停炉冷却装置解决了现有的单晶炉由于停炉降温速度慢使得停炉拆炉过程耗时较长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晶炉的停炉冷却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缩短了停炉降温时间,使得停炉拆炉时间大大减少,还可以在冷却过程中拆取晶棒,因而缩短了单晶炉运行工时、提高了设备利用率;
2、由于停炉需要流氩降温,随着单晶炉降温时间减少,使得用于冷却降温的氩气用量也大大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
3、减少了各种石墨件热态拆炉造成的使用寿命降低的情况,增加了石墨件使用寿命,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晶炉的停炉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晶炉的停炉冷却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单晶炉的停炉冷却装置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水管,2.进水管阀门,3.出水管,4.出水管阀门,5.氩气进气管,6.吊环,7.炉盖,8.导水管,9.冷却主体,10.接触式冷却体,11.接触式冷却体连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单晶炉的停炉冷却装置的结构如图1-图3所示,包括内部空心的炉盖7,炉盖7上分别设置有进水管1、出水管3和氩气进气管5,进水管1上设置有进水管阀门2,出水管3上设置有出水管阀门4,氩气进气管5上设置有氩气阀,氩气的出气口则利用单晶炉的氩气出气口,炉盖7的下表面通过两根导水管8连接有冷却主体9,冷却主体9的下部通过接触式冷却体连接杆11连接有接触式冷却体10,并且使得在冷却过程中接触式冷却体10直接接触埚底,方便快速导热。接触式冷却体10为耐高温材质,以免其与埚底接触时熔点低于埚底温度而出现熔化现象。本实施例中接触式冷却体10为316型不锈钢。进水管1、炉盖7、导水管8、冷却主体9以及出水管3依次连通构成冷却循环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宁夏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3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