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轮径竖向折叠后可推行的自行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74248.4 | 申请日: | 2014-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4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建民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知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4 | 代理人: | 刘小敏;高文龙 |
地址: | 51042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轮径 竖向 折叠 推行 自行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自行车,具体是指一种小轮径竖向折叠后可推行的自行车。
背景技术
自行车是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它曾经是我国城乡主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目前,随着经济及技术的发展,在城市里四轮机动车、轨道交通早已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但是,随着人类活动对地球污染的日益加重,使得原来逐渐淡出城市生活的自行车又开始获得人们的青睐。
然而,由于城市的人口密度越来越大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更青睐于体型小、便于携带的自行车,这种自行车除了适用于近距离的行驶外,特别适用于公共交通覆盖不到的街区使用,如地铁站或公交车站与住宅或者办事地点之间的行驶,随身携带小型轻便的自行车,可在利用了主要机动车交通工具后继续使用自行车轻松快捷地到达目的地。
现有技术中可折叠自行车按其折叠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横向折叠自行车和竖向折叠自行车。其中,横向折叠自行车是横向折叠车架将两轮趋近叠加,折叠机构需要设置折叠盒锁紧装置,折叠和打开时动作多,用力大,时间长,并且折叠后的车体仍然较大,横向尺寸也较大,因为一般轮径大的折叠自行车都采用横向折叠方式,这导致自行车折叠后虽然减小了存放空间,但仍然存在提行难,不便携带的缺点。
竖向折叠自行车则是竖向折叠车架将两轮并拢,这种折叠方式一般用于小轮径的折叠自行车,如中国ZL 2010102095031公开了一种小轮径可竖向折叠的便携式自行车,该自行车车架采用正立的三角形框架结构,有利于使自行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结构稳固,并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而车架的折叠操作只需将车架下管的左、后下管的铰接处抬起,并抓住车座提起车架,折叠操作方便,折叠动作少,并且折叠后的车体也很小,所占空间小,便于携带。但是该自行车车架结构略显复杂,折叠后的车型还是不够紧凑、规整,折叠后的自行车虽然体型大大缩小,但不能推行,仍需要人力提着或者背着走,不能进一步减轻骑行者的携带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轮径竖向折叠后可推行的自行车,该自行车采用简单的H形结构,不但能够大大地简化整车结构,竖向折叠车架后体型规整,可使前轮和后轮并拢在同一条直线上,可在携带时推行,从而能更进一步地减轻了骑行者携带自行车的负担。
本实用新型的这一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小轮径竖向折叠后可推行的自行车,包括前轮、前叉、前叉立管、车把架、车架、后轮、后叉、后叉立管、车座以及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行车整体结构呈H形结构,其中,所述车架主要由横向设置的车架前管、车架后管、连接二者的单向转动铰接器以及铰接于车架前管前端的车架前立管构成,并成为所述H形结构的横杠;车架通过车架前立管与所述前叉立管套接,所述前叉立管下端与前叉固接、上端与车把架套接,构成所述H形结构的一条竖杆;车架后管与所述后叉铰接,所述后叉与后叉立管下端固接,后叉立管上端则与车座套接构成所述H形结构的另一条竖杆;并且,后叉立管中轴线与后轮轮轴的水平距离即偏心的距离δ在0~1个后轮半径范围内,以便使车座的负载主要由后轮承接;上提车架时车架前管和车架后管在单向转动铰接器作用下能够分别向下转动收折,收拢后的车架前管和车架后管并排呈竖直状,前轮和后轮前后相靠拢并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收拢后单向转动铰接器的铰接轴与前轮轮轴、后轮轮轴的连线构成一个正立的等腰三角形的两个腰,以达到使收拢后的自行车推行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将自行车整体结构设计成H形,在简化整车结构的同时,让自行车承载的重心主要落在后轮上,使自行车的整车结构设计既简单又合理,更重要的是整车的结构设计是综合考虑了使用状态与折叠状态的合理性和便携性,巧妙地设计零部件的关联尺寸,不但使整车使用时的结构规整合理,而且整车折叠后也能形状规整。在折叠收拢自行车时,只需上提车架单向转动铰接器部位,车架前管和车架后管就能因重力而分别下折并拢,呈与地面相垂直的竖直状态,前轮和后轮前后靠拢,同时前叉立管垂直靠拢在车架前管旁边,后叉立管也垂直靠拢在车架后管旁边,车座收在最低位正好覆盖在折叠结构的上端,使得自行车折叠后的形状十分规整,不但便于存放和携带提行,而且还能不费力地将折叠后的自行车推着走,从而大大减轻了携带时的负重;另外,折叠后还可将支撑脚垂直打下以支撑折叠车子呈直立状态,免扶及当临时凳子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车把架由把横管和把立管组成,车把架是通过把立管插入前叉立管做活动定位连接,车把架的高度可以调节;所述车座由座体及座体下方的车座管组成,所述车座是通过所述车座管插入后叉立管与之做活动定位连接,车座的高度可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建民,未经张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7424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行车后勾爪附设止栓结构
- 下一篇:电动折叠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