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瓶缺陷超声检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5157.9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62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沈鸿飞;张兴军;宋伟;刘振梧;刘鹏;罗惟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友联数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9/04 | 分类号: | G01N29/04;G01N29/22;G08C2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钟山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52 | 代理人: | 戴朝荣 |
地址: | 22601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缺陷 超声 检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瓶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瓶缺陷超声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盛装公称工作压力大于或等于0.2MPa(表压)且压力与容积的乘积大于或等于1.0MPa.L的盛装气体、液化气体和标准沸点等于或低于600C的液体的气瓶。
气瓶一般具有以下特点:生产和使用数量巨大、承受压力较高、使用场所和环境复杂、流动性大、给气瓶的安全监管和规范检验带来很大困难。
气瓶是国家规定的特种设备的一种,按照国家规定需要进行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气瓶从结构上分类有无缝气瓶和焊接气瓶。
无缝气瓶由无缝钢管加工而成,加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拉丝、淬火裂纹等缺陷,从而影响气瓶质量。目前,气瓶自动化检测的对象局限在瓶身上,因此气瓶检测一般采用无缝钢管的检测工艺。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反射和衰减等物理特性来发现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它主要用于检测金属材料和部分非金属材料的内部缺陷。超声波探伤具有成本低、操作方便、检测厚度大、对人和环境无害等突出优点、但也存在诸如探伤不直观、难以确定缺陷的性质、评定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受操作者技术水平和经验的影响。
在超声检测中,一般人工检测时采用接触法检测;接触法超声波探伤因其具有快速、准确、无污染、成本低等特点为钢管行业广泛采用,但检测曲率半径较小的管材时,探伤耦合不良、波束严重扩散、探伤灵敏度低、探头磨损量大。
在自动化检测领域目前常规使用的是水浸法进行超声检测,即将探头浸泡在水中,气瓶的检测部分也浸泡在水中,通过水进行耦合。检测过程中气瓶在旋转的同时会缓慢的向前进或者气瓶旋转探头进行直线运动,来达到整个气瓶的检测。
此种检测方法主要由探头支架、探头直线驱动器、气瓶旋转驱动装置及水槽几部分组成。此种结构的气瓶检测装置结构简单,只能适应气瓶小批量的检测,且水浸结构不利于大口径气瓶的上下料,影响检测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气瓶缺陷超声检测系统,不再使用原先的水浸式检测工艺,而是采用喷水法进行耦合的检测工艺,通过自动控制,实现上下料、检测的完全自动化,将超声信号转化为光信号通过光纤进行传输,实现了长距离、大数据量的数据传输,可以避免干扰,提高设备的信噪比。同时数据分析功能进一步提升,通过计算实现水层波跟踪、内外伤缺陷区分、波形全程记录、回放等升级功能,提高了气瓶的检测效率及检测效果。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瓶缺陷超声检测系统,包括工装系统、驱动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工装系统包括框架、探头直线驱动装置、探头上下调节装置、探头间距调节装置、喷水式探头夹具、上下料驱动装置、气瓶旋转驱动装置、水槽和气瓶承重架;
水槽设置于框架的底部,气瓶承重架设置于水槽上方,气瓶滚动驱动装置和上下料驱动装置相邻设置于气瓶承重架上,探头直线驱动装置设置于框架的顶部,探头上下调节装置的上部与探头直线驱动装置相连,所述探头上下调节装置的下部与探头间距调节装置相连,探头间距调节装置下部与喷水式探头夹具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探头直线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直线导轨、第一丝杆、第一步进电机、第一链轮和第一链条组成,所述第一丝杆水平设置于框架的顶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第一直线导轨有两个,位于框架的顶部并分别平行设置于第一丝杆轴线的两侧,所述第一丝杆与第一直线导轨相连,所述第一链轮有两个,其中一个第一链轮与第一步进电机相连,另外一个第一链轮与第一丝杆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链条将两个第一链轮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探头直线驱动装置还包括丝杆轴承座、第一丝杆螺母、第一导轨滑块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丝杆通过丝杆轴承座固定于所述框架的顶部,所述第一丝杆还通过第一丝杆螺母与第一安装板相连,所述第一安装板通过第一导轨滑块与第一直线导轨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化方案,所述探头上下调节装置包括第二步进电机、第二链轮、第二链条、导柱、导套、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螺母,所述第二链轮有两个,其中一个设置第二步进电机上,另一个第二链轮设置于第二丝杆上,所述两个第二链轮通过第二链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友联数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友联数码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51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