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保险杠支架、车身及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1321.0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68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孙海明;王凯;乔利平;俞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9/24 | 分类号: | B60R19/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李晓林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保险杠 支架 车身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此外,还涉及一种包括该汽车保险杠支架的车身及包括该车身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一种交通运输工具已经越来越普及,人们越来越重视它的实用性以及安全性能,同时也更加注重对成本的考虑。汽车车身刚度对于汽车整体性能检测来说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 汽车刚度是指汽车在正常行驶或使用时的容许变形量,它表示汽车车身抵抗结构变形的能力。车身作为整车的基体,为各零部件提供精确的装配位置,车身刚度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质量,刚度不够,将会引起车身门框、窗框、发动机舱等发生变形,导致玻璃破裂、车门卡死等现象。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增加汽车刚度,通常会在车身内部增加一些支架或者泡棉类物品,但是由于造型和车身内部钣金结构等的限制,很多地方无法增加支架,而增加泡棉会导致成本的增加和装配耗时增加,且增加泡棉的效果不明显。
鉴于此,克服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增加了车身的刚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其固定连接至车身尾门钣金的外侧,该支架的主体被构造为呈大致L形,该支架包括:
支撑在外围保险杠蒙皮与尾门钣金之间、用于支撑保险杠的支撑部;
与所述支撑部一体成型并用于将保险杠支架安装于尾门钣金的安装部;
至少一个第一固定结构,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与尾门钣金上的第三固定结构相互配合,以便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尾门钣金接合在一起;
至少一个第二固定结构,其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与尾门钣金上的第四固定结构对应,第二固定结构、第四固定结构均与一个固定件配合,以将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尾门钣金接合在一起。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支撑部设有横竖加错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交错布置呈网状。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和所述第三固定结构分别为相互配合的卡扣和卡槽,所述卡扣从第一平面向外延伸,所述第一平面为保险杠支架和尾门钣金接触的一面。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卡扣包括与第一平面垂直设置的连接片,以及从所述连接片的顶端朝向第一平面延伸的弹片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和第四固定结构均为螺栓孔,所述固定件为螺栓。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为圆形孔,孔内还设有一个与圆形孔同心的U型夹片。
在此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车身,该车身包括上述的保险杠支架。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的车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支架具有与尾门钣金固定的安装部及用于支撑保险杠的支撑部,将支架设置于尾门钣金,在车身内部空间较小且没有足够安装点的情况下增加了车身的刚度;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支架设置了可以直接与尾门钣金上的第三固定结构装配的第一固定结构,减少了紧固件的使用,节约了装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支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保险杠支架沿A-A向的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保险杠支架沿B-B向的剖视图;
图4是图1所示保险杠支架沿C-C向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支架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的第一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保险杠支架与尾门钣金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将以示例的方式对保险杠支架的具体结构及特点进行说明,不应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形成的任何限制。其次,在下列具体实施例中所提及(具体描述或隐含公开)的任何一个技术特征,以及被直接显示或隐含在各个附图中的任意一个技术特征,仍然可以在这些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物)之间继续进行任意组合或删减,从而获得可能未在本实用新型中直接提及的更多其他实施例。
本文所提及的X向、Y向、Z向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即就坐于汽车驾驶座时,驾驶员的前后向为X向,驾驶员的左右向为Y向,驾驶员的上下向为Z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东风彼欧汽车外饰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13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