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校车安全刷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2088.8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873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涛;陈宇峰;王思山;江学焕;向郑涛;简炜;史小平;周鹏;张金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嘉宏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73 | 代理人: | 杨敏 |
地址: | 442002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车 安全 刷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刷卡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体积小,成本低、易于安装、便于携带,使用安全,能够实时监控学生上下车情况,获取精度较高的车辆位置信息,有效提高校车安全运行,降低校车安全事故的校车安全刷卡装置。
背景技术
校车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近期多起校车事故的发生,使如何保障校车安全,降低人民财产的损失成了当前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先后出台了《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和《专用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等强制性国家标准以加强校车安全管理,保障学生交通安全。标准对车辆安全性能的要求明显提升,还对校车安全管理相关配置提出进一步要求。而现在不论在政策还是法律制度上,我国都不具备建立像美国那样的校车市场条件,因此加强监管,在危机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展开施救和应急处理,成为可行的解决措施。
然而,在使用校车时,往往是一个司机一辆车,驾驶员接送学生容易疲劳,监管部门或家长想及时知道校车运行状态及学生上下车的实时情况难度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现有校车安全问题日益严重,校车运行状态及学生上下车的实时情况监控难度大等问题而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紧凑,体积小,成本低、易于安装、便于携带,使用安全,能够实时监控学生上下车情况,获取精度较高的车辆位置信息,有效提高校车安全运行,降低校车安全事故的校车安全刷卡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上述的校车安全刷卡装置,由外壳和装设于外壳内的电路板组成;所述电路板集成有主控制器模块、RFID刷卡模块、GSM通信模块、北斗定位信息采集模块、FLASH存储模块、语音模块、串口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主控制器模块分别与所述RFID刷卡模块、GSM通信模块、北斗定位信息采集模块、FLASH存储模块、语音模块和串口模块电连接;所述RFID刷卡模块、GSM通信模块、北斗定位信息采集模块、FLASH存储模块、语音模块和串口模块均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并由所述电源模块供电;所述主控制器模块通过所述RFID刷卡模块与学生IC卡电信号连接,并通过所述北斗定位信息采集模块与北斗卫星电信号连接,同时通过所述GSM通信模块与手机或互联网上的服务器电信号连接。
所述校车安全刷卡装置,其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三电源模块;第一电源模块由芯片U02、电感L1~L2、电容C1~C4和稳压二极管D1连接组成;该第二电源模块282是由芯片U03和电容C5~C7连接组成;该第三电源模块283是由稳压二极管D2、三极管Q1和电容C8~C9连接组成;所述电容C1、C3、C6、C8均为极性电容;所述芯片U02通过接口+VIN连接所述电感L1并通过所述电感L1连接车辆上VCC_IN电源,还通过接口VOUT连接所述电感L2并通过所述电感L2分别连接所述芯片U03的接口IN和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阳极端;所述电容C1和C2的阳极连接于所述芯片U02的接口+VIN,阴极接地;所述电容C3和C4的阳极端连接于所述电感L2与所述芯片U03的接口IN或所述稳压二极管D2阳极端的连接点,所述电容C3和C4的阴极端接地;所述稳压二极管D1的阳极端接地,阴极端连接于所述芯片U02的接口VOUT;所述芯片U02通过接口FEEDBACK连接于所述电感L2与电容C3的连接点;所述芯片U03通过电源输出接口OUT分别与所述主控制器模块、RFID刷卡模块、北斗定位信息采集模块、FLASH存储模块、语音模块和串口模块连接;所述电容C一端连接于所述芯片U03的电源输入接口IN,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6的阳极连接于所述芯片U03的电源输出接口OUT,阴极接地;所述电容C7一端连接于芯片U03的电源输出接口OUT,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三电源模块为晶体管降压电路,其为所述GSM通信模块提供+4.2V的工作电源;所述稳压二极管D2的阴极端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与集电极相连;所述电容C8的阳极连接于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阴端接地;所述电容C9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另一端接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未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20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