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铝镜背漆加工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8270.4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25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朱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科润真空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0 | 分类号: | B05C5/00;B05C9/14;B05C13/02;B05D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谢静娜;裘晖 |
地址: | 52606***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铝镜背漆 加工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玻璃镀膜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铝镜背漆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平面淋漆装置是根据油漆的粘度特性和流体力学的原理,用机械的方法使油漆产生瀑布式的漆膜,被涂覆的基材以恰当的速度从瀑布式的漆膜底下穿过,从而达到漆成膜的目的,是替代传统的手扫漆工艺或喷漆工艺的现代环保型设备。工件进行淋漆后,需要经过烘干及冷却等工艺,才能使其固化稳定。
现有的铝镜加工工艺中,对铝镜进行淋漆后,通过加热炉进行烘干,为了保证烘干效果,烘干时需要设置不同温度范围的加热段,对工件进行逐步加热,该结构形式所需的热烘箱长度较大,占地面积也大,同时热烘箱所需的能耗也相当大,不利于加工成本的控制;另外,为了保证烘干效果,热烘炉温度一般较高,因此烘干后的工件也需要相当长的冷却段进行冷却,才能使产品达到质量要求。
另外,目前的铝镜加工设备上,平面淋漆装置仍采用传统结构的淋漆装置,即淋漆槽的截面呈倒三角形,淋漆推刀和淋漆角刀分别设于漆槽13下方两侧,平面淋漆装置使用时,油漆存储于淋漆槽内并从其底部流出形成漆膜,通过调节淋漆推刀和淋漆角刀之间的距离控制漆膜的厚度。该结构的平面淋漆装置结构简单,但使用时漆膜内容易带有气泡且漆膜厚度控制不够精确,容易影响玻璃表面的漆膜均匀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结构简单、节省能耗且工件加工质量较好的铝镜背漆加工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镜背漆加工设备,包括依次连接的入片平台、淋漆装置、平流输送装置、预加热装置、紫外线固化装置、冷却装置和出片平台;平流输送装置为第一辊筒输送机,平流输送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平流段、预加热段、固化段、风冷段和出片段,预加热装置设于预加热段上,紫外线固化装置设于固化段上,冷却装置设于风冷段上,出片段为出片平台;紫外线固化装置包括第一箱体和紫外线固化灯,第一箱体固定于平流输送装置的固化段上,第一箱体内设置紫外线固化灯,第一箱体顶部设有第一抽风机。其中,平流段作为工件的淋漆工序与加热工序之间的缓冲段,工件经过平流段和与加热段后,可去除表面部分溶剂,更有利于固化段的紫外线固化;固化段采用紫外线固化装置进行,可有效缩短固化段的长度,简化设备结构。
所述预加热装置包括第二箱体和红外线加热管,第二箱体固定于平流输送装置的预加热段上,第二箱体内设置红外线加热管,第二箱体顶部设有第二抽风机。
所述入片平台为第二辊筒输送机,第二辊筒输送机的顶面与第一辊筒输送机的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所述淋漆装置包括淋漆头、第一淋漆输送带和第二淋漆输送带,入片平台、第一淋漆输送带、第二淋漆输送带和平流输送装置依次连接;第一淋漆输送带和第二淋漆输送带之间设有集漆槽,淋漆头设于集漆槽上方。其中,第一淋漆输送带和第二淋漆输送带为同步带,可采用同一驱动电机进行驱动;集漆槽用于收集淋漆头流出且未淋至工件表面的UV漆。
所述淋漆头包括外壳组件、流量调节组件和淋漆刀组件,外壳组件是内部用于存储油漆的中空结构,流量调节组件设于外壳组件的中空结构中部,淋漆刀组件设于外壳组件的中空结构底部。
其中,所述外壳组件包括挡罩、背板、背板调节座、横梁和横梁端板;挡罩为一弯折板,包住中空结构的顶部和一侧,位于中空结构顶部的为顶板,位于中空结构一侧的为侧板;与顶板相对的一侧设有横梁,横梁两端分别设置横梁端板;与侧板相对的一侧,背板通过背板调节座设于横梁一侧;横梁上与背板相对的另一侧设置淋漆刀组件;
淋漆刀组件包括淋漆刀和淋漆刀固定座,淋漆刀通过淋漆刀固定座与横梁固定连接;淋漆刀的顶面高度小于横梁的顶面高度,淋漆刀固定座的顶面高度小于淋漆刀的顶面高度;
流量调节组件包括凸轮调节辊和手柄,凸轮调节辊通过挡罩的顶板固定连接,手柄设于凸轮调节辊一侧并穿过挡罩的侧板。
由于挡罩厚度较薄,为了使其结构更为稳固,所述挡罩上方设有挡罩压板,挡罩压板通过螺栓与挡罩的顶板固定连接;
为了方便挡罩的开启和关闭,挡罩的下方设有摆动杆,摆动杆设于背板的外侧,摆动杆两端分别通过摆动杆固定座与横梁端板固定连接。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至少一台冷风机,冷风机设于平流输送装置的冷风段上方;当冷风机为多台时,按工件的输送方向,各冷风机呈前后状态分布于冷风段上方。结合紫外线固化装置的使用,冷风机的个数一般为2~4台即可,相比传统的铝镜加工工艺,冷却段也大大缩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科润真空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科润真空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82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