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三轮车摇臂阻尼前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0698.2 | 申请日: | 2014-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7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鹿世敏;岳莹;张明;师文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08 | 分类号: | B62K2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三轮车 摇臂 阻尼 前叉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三轮车摇臂阻尼前叉结构,属于电动三轮车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三轮车前插均需要做到减震效果,有的采用弹簧减震,有的采用液压减震,现有技术中的电动三轮车大多数采用两轮电动车的直冲式前叉结构,存在承载和抗冲击性差等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在原有液压减震基础上,增加复位缓冲弹簧、阻尼器和摇臂机构,目的在于受到重载和抗冲击作用时,可以将瞬间冲击力分解,性能安全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三轮车摇臂阻尼前叉结构,包括车把压盖,上连接板,下连接板前叉杆和导向柱,前叉杆左右各一个,车把压盖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上连接板上方,上连接板通过螺栓螺母紧固在左右前叉杆上,下连接板与左右前叉杆焊接为一体,还包括左摇臂、右摇臂、复位缓冲弹簧和阻尼器,前叉杆的左右底部通过摇臂轴各活动连接一个左摇臂和右摇臂,左摇臂和右摇臂的中部分别通过复位缓冲弹簧和阻尼器铰接到前叉杆的中部,前轮轴贯穿左摇臂和右摇臂。
阻尼器和复位缓冲簧的上端通过焊接在前叉杆上的固定连接板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电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当前叉结构受载荷冲击时,左摇臂、右摇臂通过前叉杆的摇臂轴旋转,将受力一部分向后分解减缓车速,同时将另一部分力分解到复位缓冲弹簧和阻尼器共同产生阻尼力;当减震器卸压时,复位缓冲弹簧和阻尼器复位。此结构具有载重性、舒适性、操作性、抗冲击性好的特点,实用性能安全可靠、结构简单易于拆装。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震动效果图。
图中:1、车把压盖,2、上连接板,3、下连接板,4、前叉杆,5、泥瓦连接板,6、右摇臂,8、摇臂轴,9、左摇臂,10、前轮轴,13、固定连接板,14、泥瓦固定板,15、复位缓冲弹簧,16、阻尼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摇臂阻尼前叉结构,包括车把压盖1,上连接板2,下连接板3前叉杆4和导向柱11,前叉杆4左右各一个,车把压盖1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上连接板2上方,上连接板2通过螺栓螺母紧固在左右前叉杆4上,下连接板3与左右前叉杆4焊接为一体,还包括左摇臂9、右摇臂6、复位缓冲弹簧15和阻尼器16,前叉杆4的左右底部通过摇臂轴8各活动连接一个左摇臂9和右摇臂6,左摇臂9和右摇臂6的中部分别通过复位缓冲弹簧15和阻尼器16铰接到前叉杆4的中部,前轮轴10贯穿左摇臂9和右摇臂6。
阻尼器16和复位缓冲簧15的上端通过焊接在前叉杆4上的固定连接板13铰接。
左右前叉杆4的中部各固定有泥瓦连接板5。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电动三轮车在行驶过程中当前叉结构受载荷冲击时,左摇臂9、右摇臂6通过前叉杆的摇臂轴6旋转,将受力一部分向后分解减缓车速,同时将另一部分力分解到复位缓冲弹簧15和阻尼器16共同产生阻尼力;当减震器卸压时,复位缓冲弹簧15和阻尼器16复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彭车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06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