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五子棋对弈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26736.5 | 申请日: | 2014-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31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毛丽民;彭伟伟;卢振利;刘叔军;朱培逸;李亮;王晨希;谢新明;周琪琪;胡建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13/08;B25J1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爱普纳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9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五子棋 对弈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五子棋对弈机器人,属于机器人应用领域。
背景技术
五子棋在我国的很多大、中城市发展很快,尤其是首都北京,曾多次举办了五子棋的各种比赛,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也长期播放着五子棋的讲座。一些大型企业和单位也曾举办过五子棋的比赛。预计在几年后,五子棋将成为国内最受欢迎的项目之一。
五子棋不仅能增强思维能力,提高智力,而且富含哲理,有助于修身养性。五子棋既有现代休闲的明显特征“短、平、快”,又有古典哲学的高深学问“阴阳易理”;它既有简单易学的特性,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又有深奥的技巧和高水平的国际性比赛;它的棋文化源渊流长,具有东方的神秘和西方的直观;既有“场”的概念,亦有“点”的连接。它是中西文化的交流点,是古今哲理的结晶。目前国内外很少进行五子棋对弈机器人的研究,一般都是编写计算机博弈软件,这种计算机博弈软件能让爱好者在找不到弈友的情况下与计算机进行博弈,但是这种软件本身缺乏观赏性,并不具备对弈的真实环境,而且长时间对着计算机会让人产生枯燥感,因此急需一种交互能力强,实用性强,能模拟真实环境的五子棋对弈娱乐机器人的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款人机交互能力强、性价比高、实用性强的五子棋对弈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五子棋对弈机器人,包括:主控制装置、图像采集装置、底板装置;所述图像采集装置包括摄像头支架、摄像头、液晶显示器、SRAM、蓝牙主机、主控制器、LED指示灯;所述底板装置上设有从控制器装置、底板、三维移动平台、电源;所述从控制器装置控制蓝牙从机、从控制器、语音模块、电磁铁、舵机;所述底板上设有三维移动平台及取棋子处,所述三维移动平台上设有棋盘装置,所述棋盘装置包括棋盘及执行机构;所述棋盘的两边设有第一圆柱形导轨(20)、第二圆柱形导轨(21),所述第一圆柱形导轨(20)与第二圆柱形导轨(21)与木块上的轴承固接,两条圆柱形导轨之间设有长方体导轨,所述长方体导轨之间设有Z轴方向的另一导轨,所述执行机构设置在另一导轨上。
所述主控制器电路与摄像头电路、外部SRAM电路、液晶显示电路、LED指示电路、蓝牙主机传输电路相接;
所述从控制器电路与语音模块电路、电磁模块电路、蓝牙从机传输电路、舵机控制电路相接;所述电源稳压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池相接,输出端分别与蓝牙主机传输电路电源端、蓝牙从机传输电路电源端、LED指示电路电源端、语音模块电路电源端相接;
所述三维移动平台设置在一块70*70cm的矩形底板上,底板的四个角分别用木块垫高。
所述第一圆柱形导轨20、第二圆柱形导轨21上分别设有第一滑块46、第二滑块47,两个滑块之间安装有X轴方向的长方体导轨22,两个滑块外侧分别用第一连接杆45、第二连接杆44连接在第一同步带24、第二同步带25上,每个同步带通过两个同步带轮第一同步带轮12、第二同步带轮13、第三同步带轮14、第四同步带轮15和第一数字舵机28、第二数字舵机29带动可在Y轴方向同步移动,用来实现纵向定位;
所述长方体导轨22上也有一个第三滑块48,第三滑块48连接X轴方向的第三同步带26,第三同步带26通过两个同步带轮第五同步带轮16、第六同步带轮17第三数字舵机30的带动,实现横向定位;
所述执行机构的另一导轨23上也有第四滑块49,第四滑块49上安装电磁铁模块43,第四滑块49同样连接着一个第四同步带27,第四同步带27通过第四数字舵机31和第六同步带轮18、第八同步带轮(19)实现电磁铁模块43的上下运动,配合电磁铁模块43的通电与断电来完成取棋子和下棋子的动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理工学院,未经常熟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267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