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侧翻飞机机身钢构架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48911.0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0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邓承佯;吉先武;徐环宇;吴根林;付杰斌;胡定红;尹晓霞;李伟东;陈里根;张伟;王斌;熊懿;陈龙辉;王智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8 | 分类号: | B64C1/08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侧翻 飞机 机身 构架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侧翻飞机机身钢构架结构,属于飞机结构设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农林飞机机场条件普遍较差,碎石等打坏螺旋桨的情况较为普遍,为保证螺旋桨桨尖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后三点式且不收放的起落架设计形式十分普遍。该设计抬高了机头并增大机翼的迎角,其优点是有利于飞机起飞,但是由于起落架主轮在飞机重心前,飞机向前滑行及应急着陆受到扰动时缺乏稳定性,飞机机身极易侧翻。而飞机一旦发生侧翻等意外情况,飞机机体结构极易出现大的变形甚至发生折断,无法满足某些飞机的技术要求和经济要求,驾驶员的生命安全也会受到严重威胁,从而极大影响飞机降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侧翻飞机机身钢构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侧翻飞机机身钢构架结构,它包括钢构架油箱区域、钢构架料箱区域和钢构架驾驶舱区域;
油箱两侧通过标准包带固定在机身钢构架两侧的第一钢管上,油箱底部则通过标准包带固定在机身钢构架底部的槽型件上;
钢构架油箱区域前端通过第二钢管使之与钢构架构成三角形结构Ⅲ;
钢构架油箱区域后端通过第三钢管使之与钢构架构成三角形结构Ⅰ;
钢构架料箱区域和钢构架驾驶舱区域通过第四钢管使之与中央翼后梁、钢构架构成三角形结构Ⅱ。
钢构架料箱区域中的前梁接头使第五钢管与中央翼前梁相连。
钢构架料箱区域中的后梁接头使第六钢管与中央翼后梁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在承受应急着陆发生翻倒时纵向载荷系数向前为9.0、向上为3.0的极限载荷,在飞机原有座舱骨架钢构架的基础上,通过改进钢构架设计、料箱结构设计和油箱绑定钢构架来平衡飞机应急着陆的应力,从而增强飞机应急着陆的稳定性,有效防止飞机发生侧翻。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通用飞机、农林飞机等低速飞机,具有结构简单、安全性能高、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中B-B剖面示意图;
图4为图1中C向示意图;
图5为图1中D向示意图;
图6为图1中I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图1中II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7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防侧翻飞机机身钢构架结构,它包括钢构架油箱区域1、钢构架料箱区域2和钢构架驾驶舱区域3;
油箱两侧通过标准包带固定在机身钢构架两侧的第一钢管4上,油箱底部则通过标准包带固定在机身钢构架底部的槽型件13上;
钢构架油箱区域1前端通过第二钢管11使之与钢构架5构成三角形结构Ⅲ12;增加稳定性。
钢构架油箱区域1后端通过第三钢管7使之与钢构架5构成三角形结构Ⅰ6;增加稳定性
钢构架料箱区域2和钢构架驾驶舱区域3通过第四钢管9使之与中央翼后梁8、钢构架5构成三角形结构Ⅱ10。增加稳定性。
钢构架料箱区域2中的前梁接头16使第五钢管15与中央翼前梁14相连,增加受力平衡性。
钢构架料箱区域2中的后梁接头18使第六钢管17与中央翼后梁8相连,增加受力平衡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489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飞机舱盖有机玻璃透明件的保护罩
- 下一篇:智能无人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