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52729.2 | 申请日: | 2014-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02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伍毅;曾宪富;杜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11/02 | 分类号: | B62K1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方洪 |
地址: | 400709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车 车架 | ||
1.一种摩托车车架,包括立管(1)、主梁(2)、尾管(3)、前斜管(4)、托架(5)、主撑管(9)和后斜管(11),其中立管(1)前低后高倾斜布置,主梁(2)的前端与立管(1)的上部焊接,主梁(2)的后端与左右两根主撑管(9)的上端焊接,左右两根主撑管(9)上端还分别与左右两根纵向尾管(3)的前端焊接,所述主撑管(9)的下端与托架(5)的后端焊接,所述托架(5)的前端与前斜管(4)的下端焊接,所述前斜管(4)前高后低倾斜布置,该前斜管(4)的上端与立管(1)的下部焊接,在每一所述尾管(3)的中部与主撑管(9)的下部之间还连接有后斜管(11),其特征在于:在左右两根主撑管(9)中部之间焊接有水平的前横管(8),所述主梁(2)的后端向下延伸,形成加强段(2a),所述加强段(2a)的下端与前横管(8)的中部焊接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2)由外径46-50mm的焊管弯折而成,该焊管的壁厚为1.5-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主撑管(9)均由上倾斜段(9a)、中倾斜段(9b)和下倾斜段(9c)构成,其中上倾斜段(9a)的上端与主梁(2)焊接固定,上倾斜段(9a)的下端向外倾斜,并且上倾斜段(9a)的下端与中倾斜段(9b)的上端一体相连,所述中倾斜段(9b)前高后低倾斜布置,中倾斜段(9b)的下端与下倾斜段(9c)的上端一体相连,所述下倾斜段(9c)前低后高倾斜布置,下倾斜段(9c)的下端与托架(5)的后端焊接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撑管(9) 的下部前侧设有竖向的安装板(6),所述安装板(6)的后边与中倾斜段(9b)下部前侧和下倾斜段(9c)前侧焊接,该安装板(6)的下端与托架(5)的后端焊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6)的厚度为5.5-6.5mm,在所述安装板(6)的中部开有圆孔,在圆孔内固定有同轴的衬套(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斜管(11)前低后高倾斜布置,在所述后斜管(11)与主撑管(9)之间连接有第一加强板(10),所述第一加强板(10)紧靠主撑管(9)和后斜管(11)下部的外侧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加强板(10)上部和下部的相应边沿向内弯折形成翻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摩托车车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梁(2)、前斜管(4)和立管(1)三者所形成的夹角区域内设置有第二加强板(12),所述第二加强板(12)的上边与主梁(2)焊接,第二加强板(12)的前端与立管(1)焊接,第二加强板(12)的下边与前斜管(4)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527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两用滑板车
- 下一篇:摩托车翻转式脚踏板结构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