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装置及含有该电动装置的电动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2628.3 | 申请日: | 2014-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68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粤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29/00 | 分类号: | H02P29/00;H02P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安思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2 | 代理人: | 王宇杨;王敬波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装置 含有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的电源动力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周期性产生时序电流的电源调制器以及所驱动的电动装置的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电动自行车市场通常是配用安装在轮轴上的电动机,电动机设计为外转子形式,外转子通过辐条与车轮的轮圈机械固连,通过电动机转矩使车轮旋转。具体制造时,市场主流是将辐条与车轮的轮圈实行一体化制造,外观为电动轮,辐条变形为传力筋条,通过传力筋条把电动机转矩传递至轮圈。国内电机业还试图运用在电动自行车的技术成功经验,推广为电动汽车使用的轮毂式电动机。
电动汽车使用的轮毂电机技术又称车轮内装电机技术,其最大特点就是将动力、传动和制动装置都整合到轮毂内,轮毂电机技术并非新生事物,早在1900年,保时捷就首先制造出了前轮装备轮毂电机的电动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这一技术在矿山运输车等领域得到应用,目前电动汽车业热点是开发乘用车轮毂电机。
行业专家普遍认为,由于目前轮毂电机的结构除轮毂本体外,部件重量远远超出轮毂本体(一般包括轮毂电机、刹车盘、刹车卡钳、主动悬挂电机、悬架、减震弹簧等),而汽车对轮毂的自重要求较高,常规轿车的铝合金轮毂仅比传统钢轮毂平均轻2kg左右,当车速为60km/h时省油率可达到5%-7%;因此,如果电动机不能呈倍数减磅,轮毂内装电机的技术意义很有限;仅以单位体积的功率密度一项指标衡量,现有电动机远远达不到轮毂内装电机的一般设计要求。
目前电动车市场技术发展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专用电动机制造,二是电机节能控制技术,但在技术发展思路上受到了思想方法的较大局限。
图1是一种传统4极永磁有刷直流内转子电机的结构示意图,永磁体13磁极沿定体5的内缘N/S交替对称排布、相距一定间隙14,若干绕组设置在转体6与永磁体相对的环形区域内,外供直流电通过机械接触式换向装置给绕组通电,即可在内部形成旋转磁场而使转体旋转,通过转轴输出动力。
近年获得迅猛发展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主要由电机本体、位置检测器和电源逆变控制器组成,永磁体一般设置在转体上、N/S磁极交替相距一定间隙排布,若干绕组设置在定体内,位置检测器和逆变器一起构成电子换向器取代机械接触式换向装置,绕组通电形成旋转磁场而使转体旋转。控制方面普遍采用了PWQ技术,这种永磁无刷直流电机的主要问题是正弦波变形的近似度控制,其动力供电虽然采用PWQ技术调制,但在控制思想方法上受限于电动机内部旋转磁场的传统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电动车用直流电动机的供电方式的缺陷,提供一种通过电源调制器将直流电改变为时序电流的供电方案,同时,电动装置的内部结构有别于传统电动机设计,结构简单,转矩大,工艺容易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动装置,所述电动装置包括电源调制器1、减速/变矩装置2、驱动操控装置9a、定体5和转体6;所述电源调制器包括电源输入端1a、时序电流输出端1b和驱动信号输入端1d,电源输入端电连接电池组8的正负极;所述转体为一个具有转动轴的环形机械圈,其上至少设置一个由导磁介质固体或软体成形材料制成的转子单元3b;所述定体为一个具有固定轴的机械圆盘,内部至少设置一个定子单元3a并安装在靠近转体的位置;所述定体与转体同轴心设置,两者相对气隙3d不大于30mm;所述减速/变矩装置与转体同轴设置;
所述电源调制器的时序电流输出端电连接定子单元的内部绕组,驱动信号输入端电连接驱动操控装置;所述电源调制器通过驱动操控装置获取用户的行车指令,并于相应时序对定子单元的内部绕组输出电流,使电动装置实现驱动/制动。
优选的,所述电源调制器的额定功率不超过10kW。
所述转子单元3b设置于转体上包括嵌合在转体外缘、内缘或内部以及与转体实行一体化设计制造;转子单元在不影响安装于转体的前提下不限形状;若干个转子单元在转体安装时相间设置,优选均匀排布。
优选的,所述减速/变矩装置2由若干齿轮组合而成,其传动输入端与转体(6)机械固连,传动输出端与电动装置外部的旋转装置机械固连;减速/变矩装置(2)独立设置,或与转体(6)一体化同轴设置于转体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定子单元3a由至少一组良导线环绕磁介质材料的磁芯而成,其内部线圈绕组可任意串联、并联连接,或通过不同绕组之间引出中间抽头组成多线外接回路;对外电连接的方式可以为两线或多线构成的回路;
所述定子单元的绕芯排布或若干个组合,以其内部绕组通电穿过气隙3d的磁通量获得最大值为优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磁控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2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太阳能梯度利用的高效聚光发电装置
- 下一篇:风扇电机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