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3155.9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0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劲松;孟昭红;陈爱民;于晨晨;卞磊;王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23/04 | 分类号: | H01J23/0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波段 螺旋线 行波 阴极 结构 | ||
1.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基体(1)、热子(2)、内屏蔽罩(3)、外屏蔽罩(4)、热子过渡丝(5)、支持筒(6)、套筒(7)、过渡丝(8)、杆(9)、底座(10)、陶瓷环(11)和环(12) ;所述热子(2)位于阴极基体(1)内部,热子(2)与阴极基体(1)之间用刚玉粉灌封烧结,热子(2)左边引出线焊接在阴极基体(1)下端面上,右边引出线上用热子过渡丝(5)绕制,套筒(7)套在热子过渡丝(5)上,套筒(7)套在热子过渡丝(5)部分压扁并与热子过渡丝(5)焊接;过渡丝(8)上端套在套筒(7)下端外面,过渡丝(8)下端套在杆(9)上端外面,过渡丝(8)与套筒(7)和杆(9)焊接连接;内屏蔽罩(3)为锥形结构,内屏蔽罩(3)上端面设有台阶内屏蔽罩(3)套在阴极基体(1)外面并使其下端面与阴极基体(1)下端面对齐,内屏蔽罩(3)与阴极基体(1)焊接连接;外屏蔽罩(4)为中空圆柱形结构,套在内屏蔽罩(3)外面并使其上端面与内屏蔽罩(3)上端面对齐,外屏蔽罩(4)与内屏蔽罩(3)焊接连接;支持筒(6)为带有通孔的圆柱形结构,上端设有台阶,台阶的外径等于外屏蔽罩(4)内孔直径,支持筒(6)台阶套入外屏蔽罩(4)的内孔中并与外屏蔽罩(4)焊接连接,套筒(7)和过渡丝(8)位于支持筒(6)通孔内,杆(9)穿出支持筒(6)通孔,支持筒(6)上端与阴极基体(1)下端面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支持筒(6)侧壁上设有两个水平贯通的圆孔;底座(10)整体为“几”字形结构,上部为中空圆柱形结构,下部为平板支撑结构,上端设有通孔,上端面设有凹槽,凹槽直径大于支持筒(6)外径,支持筒(6)安装在凹槽内并与凹槽焊接连接,凹槽中央设有通孔,杆(9)穿过该通孔;陶瓷环(11)为带有通孔的圆柱形结构,套在杆(9)上并与底座(10)内部上端面焊接连接,环(12)为中间带有通孔的环形结构,套在杆(9)并与陶瓷环(11)焊接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基体(1)采用纯钨粉末压制而成,热子(2)为钨铼合金丝绕制的双螺旋结构,钨铼合金丝上电泳氧化铝,内屏蔽罩(3)和外屏蔽罩(4)采用钽箔材料,热子过渡丝(5)和过渡丝(8)采用钼材料,支持筒(6)、套筒(7)、杆(9) )、底座(10)和环(12)采用可伐材4J34,陶瓷环(11)采用99%的氧化铝陶瓷材料,且陶瓷环(11)上下两端面进行金属化处理。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杆(9)与陶瓷环(11)、环(12)之间采用无氧铜焊料环钎焊固定,底座(10)与支持筒(6)、陶瓷环(11)之间采用AgCu28焊料环钎焊固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基体(1)上端面比内屏蔽罩(3)和外屏蔽罩(4)上端面高出1毫米以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阴极基体(1)发射球面半径为3.3毫米,发射球面深度为0.32毫米,外径为3毫米。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筒(6)上端面与阴极基体(1)下端面之间的距离为11毫米。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波段螺旋线行波管阴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持筒(6)的通孔直径为3.3毫米,所述支持筒(6)侧壁两个水平贯通的圆孔直径为3毫米,所述底座(10)的凹槽深度为0.1毫米,直径为4.4毫米,所述底座(10)凹槽中央通孔直径为2毫米,所述陶瓷环(11)通孔直径为0.88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315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离子注入角度测量装置及离子注入系统
- 下一篇:熔断器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