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密封系统及包括该密封系统的废气再循环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66603.0 | 申请日: | 2014-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28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曹向广;赵龙生;杜晓林;宋静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高美艳;吴鹏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封 系统 包括 废气 再循环 | ||
1.一种密封系统(8),该密封系统(8)用于废气再循环阀(1),该废气再循环阀(1)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在该壳体(2)内的阀杆(3),所述密封系统(8)设置在所述壳体(2)与所述阀杆(3)之间,以防止废气进入阀体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系统(8)包括至少两组密封组件(81,8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系统(8)包括上密封组件(81)和下密封组件(8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密封组件(81)和所述下密封组件(82)之间在所述壳体(2)上设置有通气孔(11),以排出进入所述上密封组件(81)和所述下密封组件(82)之间的废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11)紧邻所述上密封组件(81)设置在所述上密封组件(81)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密封组件(82)的压缩率大于所述上密封组件(81)的压缩率。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81,82)由支撑环(810)和紧套在该支撑环(810)的外表面上的O型圈(811)形成,该支撑环(810)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该O型圈是柔性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气再循环阀(1)还包括围绕所述阀杆(3)设置的衬套(4),用于在所述阀杆(3)上下运动过程中引导所述阀杆(3),所述上密封组件(81)设置在所述衬套(4)上端并由上垫片(9)保持固定,所述下密封组件(82)设置在所述衬套(4)下端并由下垫片(10)保持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该密封系统(8)还包括刮碳器,该刮碳器设置在所述密封组件下方并压装在所述壳体(2)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碳器包括竖向圆筒部分,该竖向圆筒部分包括上部圆筒部分(712)和下部圆筒部分(713),所述下部圆筒部分(713)的直径略小于所述上部圆筒部分(712)的直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碳器包括竖向圆筒部分,该竖向圆筒部分在其下端部具有内径缩小部分(713’)。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碳器包括竖向圆筒部分,该竖向圆筒部分呈倒锥形。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系统(8),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碳器还包括在所述竖向圆筒部分上方的直径增大部分(711’),用于使进入所述刮碳器的废气回流。
13.一种废气再循环阀(1),该废气再循环阀(1)包括壳体(2)以及设置在该壳体(2)内的阀杆(3),其特征在于,该废气再循环阀(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2)与所述阀杆(3)之间的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密封系统(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666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滤清器的清理装置
- 下一篇:气缸用密封型进气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