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09349.8 | 申请日: | 2014-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4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刘贤林;李永红;雷菊;刘成果;尹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9/44 | 分类号: | F16F9/44;F16F9/36;F16F9/58;F16F1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0052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阻尼力 可调 减震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部件,特别涉及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机动车辆的必要部件,结构影响整车的操控性、舒适性,性能的稳定可靠与否,直接关系到整车的安全可靠,舒适性和操控性。现有减震器一般采用固定的结构以及固定的性能参数,包括减震器弹簧预载荷,复原阻尼力,压缩阻尼力等前减震性能的关键性能参数均为固定值,对整车在不同路况的适应范围比较窄,不能满足不同路况的不同使用需求,适应性较差。特别是对于摩托车等轻便车辆来说,适用范围较为广泛,仅仅采用标准化的减震器结构,会导致使用统一标准的减震器的摩托车不能适应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导致舒适性和可靠性不能很好地协调。
因此,设计一种减震器,使用时根据不同的路况等使用环境需要,可调整阻尼力这一关键性能参数,具有动态应用的效果,使得整车的舒适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提升整车对于不同路况的适应性,满足不同驾乘者的驾驶习惯。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使用时根据不同的路况等使用环境需要,可调整阻尼力这一关键性能参数,具有动态应用的效果,使得整车的舒适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提高,提升整车对于不同路况的适应性,满足不同驾乘者的驾驶习惯。
本实用新型的阻尼力可调的减震组件,包括减震弹簧和阻尼器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包括阻尼筒和活塞组件,所述阻尼器组件设有通过调整阻尼器组件的阻尼腔的大小调整阻尼力的阻尼力调节装置,所述阻尼力调节装置设有露于减震器外部的阻尼力调节端;阻尼力调节装置可采用调节管道输出或者直接的阀门调节,用于调节的端部需外露于减震器,以方便根据不同的行驶状况进行调节,并可设定调节刻度,以具有调节的参考作用。
进一步,所述阻尼力调节装置包括调节螺钉和调节腔,所述调节腔通过一调节通道连通于阻尼腔,所述调节螺钉带动一锥形阀芯调整调节通道的流通面积,利用调节螺钉带动锥形阀芯打开、关闭或者可调的部分打开调节通道,在调整的过程中改变调节腔的大小和流通面积的大小,不但调节灵敏度较高,还具有线性特征,保证减震器的使用性能;如图所示,锥形阀芯与调节螺钉一体成形,调节腔形成于调节螺钉上的环形凸起的前端与减震器底筒之间,锥形阀芯位于调节螺钉前端并位于减震器底筒上形成的调节通道内。
进一步,所述阻尼筒通过一过油螺栓连接于减震器底筒,所述调节螺钉安装于减震器底筒且调节腔形成于调节螺钉与减震器底筒上用于安装调节螺钉的安装孔的孔底之间,所述调节通道通过过油螺栓的油道与阻尼腔连通;过油螺栓即为具有油流通通道,如图所示,过油螺栓同轴具有过油孔,外圆设有与过油孔连通的环形槽;过油螺栓螺纹配合连接于阻尼筒的筒底并将减震器的底筒固定于该筒底,阻尼筒的筒底设有贯穿的并与过油螺栓配合的螺纹孔,所述过油螺栓的过油孔连通于阻尼筒内,所述环形槽连通于调节通道,形成完整的阻尼介质的流通通道;本结构简单并且调整方便,加上过油孔和环形槽使得整个调节通道较长并具有较好的节流阻尼效果,使阻尼器调节较缓且范围宽泛,适用于较宽的驾驶环境。
进一步,所述调节螺钉的螺纹形成于调节螺钉外圆的环形凸起,减震器底筒上螺纹配合设有用于对环形凸起向外限位的限位件,如图所示,该限位件外套于调节螺钉并螺纹配合设置于减震器底筒上设置的螺纹孔内,调节螺钉的环形凸起也螺纹配合靠内位于该螺纹孔内,该环形凸起前端与减震器底筒上的螺纹孔的孔底之间形成调节腔,调节通道位于孔底;通过限位件的设置可保证调节范围具有限制,并且可使调节范围具有二次可调性,使用简单方便。
进一步,所述活塞组件包括活塞和活塞杆,减震弹簧可外套于活塞杆,也可外套于活塞杆和阻尼筒,在此不再赘述;位于活塞杆中部外套有导向套,导向套在活塞杆上轴向限位;导向套一般采用比弹簧软的材料,比如塑料或者橡胶等,避免弹簧工作过程受弯曲与活塞杆摩擦产生异响影响性能或造成活塞杆以及弹簧的磨损,使整个工作过程更加顺畅;轴向限位方式可采用现有的两端挡片限位的结构等,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活塞杆上至少轴向向外限位设置液压缓冲件,液压缓冲件的设置位置使活塞组件的活塞在行程末端防止刚性触底,液压缓冲件在活塞杆上轴向限位;工作行程末端指的是活塞在阻尼筒最低端以及弹簧压缩的最终行程,在工作行程末端设计液压阻尼缓冲结构,可使压缩阻尼力渐进式增大,在保证工作行程极限情况时不会出现生硬触底等不良状况,保证了舒适性,工作过程更加安全稳定可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隆鑫发动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093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阻力可调式减振器
- 下一篇:减震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