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消声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21963.6 | 申请日: | 2014-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8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杨陈;卞友才;袁爽;沈源;王瑞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5/12 | 分类号: | F02M35/12;F02M3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压 发动机 消声 结构 | ||
1.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消声结构,包括依进气方向连接的进气管、空滤器和增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和增压器之间设有消声器,消声器两端分别通过进气软管与空滤器及增压器连接,消声器包括穿孔管和套设在穿孔管外的套管,套管内壁和穿孔管外壁之间通过隔板分隔成多个大小不一、相互独立的共振腔,穿孔管的管壁与每个共振腔对应处分别均匀开设有气孔,每个共振腔对应的气孔分布密度不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共振腔对应的气孔孔径不一致,同一共振腔对应的气孔孔径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各共振腔体积沿进气方向逐渐增大,各共振腔对应的气孔分布密度沿进气方向逐渐变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和穿孔管为插接结构,隔板与穿孔管一体成型、并插接到套管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增压发动机进气消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滤器与消声器之间的进气软管管径大于消声器进气端的管径,消声器进气端伸入进气软管中形成膨胀腔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吉利罗佑发动机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2196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体类箱体上的法兰
- 下一篇:双燃料发动机进气道多点喷射的变方向喷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