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投射式双层多点触摸屏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8900.1 | 申请日: | 2014-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49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马伟健;李雄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英诺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蒋剑明 |
地址: | 516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投射 双层 多点 触摸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摸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投射式双层多点触摸屏。
背景技术
在触摸显示屏技术领域,全贴合触摸显示屏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市场上最具市场竞争力的触摸显示屏之一。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对触摸屏产品的视觉感受要求越来越高。目前,为了降低触摸屏电极线的电阻需要加厚ITO膜(铟锡氧化物半导体透明导电膜),而ITO膜的厚度增加其颜色也随之改变,可见光对ITO膜的穿透率随ITO膜颜色的改变而改变,进而出现随着ITO膜的增厚,蚀刻后的图案愈加清晰,使触摸屏出现色差,影响触摸屏的外观及消费者的视觉效果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ITO图案色差不明显、外观视觉效果好的投射式双层多点触摸屏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投射式双层多点触摸屏,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第一PET薄膜层、第一消隐层、第一ITO薄膜层、OCA粘合层、第二ITO薄膜层、第二消隐层、第二PET薄膜层、第一折射层、第二折射层,其中第一消隐层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ZrO2薄膜层、SiO2薄膜层、SiO1薄膜层,第二消隐层包括由上往下依次设置的SiO1薄膜层、SiO2薄膜层、ZrO2薄膜层,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低于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
具体地,所述第一折射层为二氧化钛折射层或五氧化二铌折射层。
具体地,所述二氧化钛折射层的厚度为10nm。
具体地,所述五氧化二铌折射层的厚度为11nm。
具体地,所述第二折射层为二氧化硅折射层,其厚度为45nm。
具体地,所述ZrO2薄膜层的厚度为10nm。
具体地,所述SiO2薄膜层的厚度为10nm。
具体地,所述SiO1薄膜层的厚度为10nm。
具体地,所述第一ITO薄膜层和第二ITO薄膜层的ITO线路图案均为:相邻两条电极线之间设置有方形ITO虚拟块。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包括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一ITO薄膜层上方设置第一消隐层、在第二ITO薄膜层下方设置第二消隐层,对ITO线路图案进行消隐,同时在ITO薄膜层下依次设置第一折射层和第二折射层大大消减ITO薄膜层的颜色,减淡ITO线路图案,从而提高触摸屏的视觉效果。
(2)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第一ITO薄膜层的相邻两条电极线之间设置方形ITO虚拟块,从而减小触摸屏外观的色差,进一步提高触摸屏的视觉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投射式双层多点触摸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消隐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第二消隐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ITO薄膜层的ITO线路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部分放大示意图。
其中,第一PET薄膜层1、第一消隐层2、第一ITO薄膜层3、OCA粘合层4、第二ITO薄膜层5、第二消隐层6、第二PET薄膜层7、第一折射层8、第二折射层9、ZrO2薄膜层21、SiO2薄膜层22、SiO1薄膜层23、SiO1薄膜层31、SiO2薄膜层32、ZrO2薄膜层33、方形ITO虚拟块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英诺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惠州英诺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89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示屏边缘蚀刻用卡夹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