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集成电机电控制动主缸驱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39716.9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0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李静;杨雄;张伟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T13/74 | 分类号: | B60T13/74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齐安全;胡景阳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成 机电 控制 动主缸 驱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底盘技术领域中的一种集成电机电控制动主缸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从汽车诞生时起,车辆制动系统在车辆的安全方面就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现代汽车普遍采用液压制动系统,其组成包括制动踏板、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液压管路、制动器等,制动时,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推动制动主缸运动,制动主缸将踏板输入的制动力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高压制动液经液压管路到达制动轮缸,实现制动。但上述液压制动系统存在一定不足:驾驶员负担较大;集成真空助力及现代ABS、TCS和ESP等主动安全控制功能后,液压制动系统更加复杂,液压制动系统响应速度慢。
中国专利公告(开)号为CN10132778A,公告(开)日为2008.12.24,申请号为200710111537.5,发明名称为“一种电动助力制动系统”,在结构上该系统额外增加一种离合器,导致液压制动系统总体体积较大,且没有目前汽车上广泛集成使用的ABS、TCS和ESP等主动安全功能,一旦电机制动失效,制动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中国专利公告(开)号为103496362A,公告(开)日为2014.01.08,申请号为201310504320.6,发明名称为“一种补偿式集成电机电控制动系统”,虽然能够满足上述需求,但当电机反转带动丝杠螺杆后退时,输入推杆跟随丝杠螺杆后退,使驾驶员产生顶脚感觉,踏板感觉较差。因此,在保证汽车制动系统具有良好的制动性能并能集成ABS、TCS和ESP等主动安全功能的同时,设计一款结构更加简单,集成程度更高,且能保证制动时踏板感觉更好的集成电机电控动主缸驱动装置,成为需要重点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液压制动系统中助力体积较大、主动安全功能差与制动时踏板感觉较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集成电机电控制动主缸驱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集成电机电控制动主缸驱动系统包括有制动踏板操作机构、电机执行机构、制动主缸总成、液压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与电机驱动控制器。所述的电机执行机构包括有丝杠螺杆机构、行程回位机构、输入密封机构、外壳机构、丝杠螺杆驱动机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与转子位置传感器。
所述的外壳机构包括有前端盖、机壳、中端盖与后端盖。
前端盖的右端环形圆盘与机壳的左法兰盘采用螺栓连接,机壳的右法兰盘与中端盖采用螺栓连接,后端盖的左端法兰盘与中端盖采用螺栓连接。
行程回位机构安装在前端盖内,丝杠螺杆机构采用第一轴承与第二轴承安装在前端盖与中端盖上,并处于后端盖之中,行程回位机构中的行程回位弹簧后座的右端面与丝杠螺杆机构中的丝杠螺杆的左端面接触连接,丝杠螺杆驱动机构套装在丝杠螺杆机构中的丝杠螺母的第三段轴上为键连接,转子位置传感器套装在丝杠螺母的第一段轴上,并处于后端盖的右圆筒内,输入密封机构安装在丝杠螺杆的第一阶梯盲孔内。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丝杠螺杆机构还包括有柱塞顶杆、行程调节弹簧座、行程调节弹簧、滚珠体、行程调节顶杆、调节底座、橡胶反馈盘与输出推杆。丝杠螺母通过滚珠体套装在丝杠螺杆上为滚动连接,行程调节弹簧座装入丝杠螺杆第一阶梯盲孔的右端,行程调节弹簧座与丝杠螺杆的第一阶梯盲孔之间为间隙配合,柱塞顶杆装入行程调节弹簧座的凹槽内为滑动配合,柱塞顶杆的右端与制动踏板操作机构中的输入推杆的左端球铰连接,行程调节弹簧的右端与行程调节弹簧座的左端环形限位凹圈相连接;行程调节弹簧的左端嵌入安装在第二阶梯盲孔内的行程调节顶杆上的环形限位凹槽中,行程调节顶杆的左段轴的左端嵌入丝杠螺杆的连通孔内,并伸入到丝杠螺杆的第三阶梯盲孔内;调节底座装入在丝杠螺杆的第三阶梯盲孔内,行程调节顶杆的左段轴的左端插入调节底座的中间孔并与圆形橡胶反馈盘的右端面相接触,橡胶反馈盘装入输出推杆的右端圆盘上的凹槽内为接触连接;输出推杆的右端圆盘装入丝杠螺杆的第三阶梯盲孔内。
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丝杠螺母为一中空的圆筒件,丝杠螺母中心孔的左端设置有与滚珠体相配合的内螺纹式滚道,丝杠螺母外圆周设置成直径不同的阶梯轴,从右到左依次为安装转子位置传感器的第一段轴,安装2号轴承的第二段轴、安装电机转子磁轭的第三段轴与安装1号轴承的第四段轴,第三段轴的直径为最大,第四段轴和第二段轴的直径相同,第一段轴的直径为最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397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