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水条件下大型智能化隧道海生物清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40393.5 | 申请日: | 2014-1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24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谢小鹏;黄恒;卢小辉;殷莉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水 条件下 大型 智能化 隧道 海生 清理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隧道内壁表面清洗设备,尤其涉及无水条件下大型智能化隧道海生物清理设备。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随着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新能源的探索在不断进行中。其中,核电作为一种主要的新能源类型,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核电的发电过程中,需要通过大型隧道将海水引进。由于海水中参杂着各种海生物,它们会附着在隧道内壁表面,长久以往,会形成一层较厚较坚硬的污垢,不仅影响海水的引进,而且会对隧道内壁产生破坏。因此需要对隧道内壁表面定期进行清扫,保持内壁表面的清洁。
为了保护隧道内壁不被腐蚀,在内壁表面涂了一层防护涂层。对于防治海生物附着在壁面上,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在壁面防污涂料、加药等方式。但是,这些方法都还不能够完全防止微生物附着在隧道内壁表面。因此,需要使用专门的清理设备定期对隧道的内壁表面进行清洗。在对其进行清洗的同时,不仅要将内壁表面的污浊物清理干净,还要保证内壁表面的防护涂层不受破坏。同时由于隧道的直径较大,距离较长,在进行清扫的时候,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工作效率以及清扫的方式方法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出了无水条 件下大型智能化隧道海生物清理设备。本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在无水条件下能对隧道内壁表面附着的海生物进行清洗,有效防止隧道被腐蚀。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无水条件下大型智能化隧道海生物清理设备,包括行走部分1、摄像装置2、车体3、执行装置4、升降台装置5;
所述行走部分1由三列车轮组成,设置在车体3的底部;
所述摄像装置2安装在车体3的前端;
所述执行装置4是一个辐条盘,其直径与隧道的直径相适应;
所述升降台装置5是一个安装在车体上方的升降台,升降台的上方具有一个平台,平台上有一轨道,执行装置4滑动固定在轨道上,并能沿着轨道轴向移动。
所述三列车轮中,每列车轮分别有5个轮子,中间一列轮子为主动轮,竖直放置;左右两列的轮子为从动轮。
所述摄像装置2为全景摄像头,用来观察隧道内壁海生物的附着情况;全景摄像头是能360°旋转。
所述车体3是设备的主体,里面用于放置操作及控制设备。
所述辐条盘由八根辐条组成,每根辐条均向前弯曲,其末端装有硬质毛刷,用来对隧道内壁进行清扫。
所述升降台为上下伸缩式升降台。
在无水条件下对隧道海生物进行清理的方法如下:
车体3在隧道内行走时,通过全景摄像头观察内壁表面的附着物的分布情况,全景摄像头所观察到的图像传输到车体内的操作及控制设备进行分析处理,并判断壁面污垢存在的位置;
当车体3行进至需要清扫的地方的时候,车体内的操作及控制设备启动辐条盘,辐条盘的转盘旋转,带动辐条末端的硬质毛刷对隧道的内壁表面进 行清扫。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与传统的技术原理不同。传统的方法是在隧道内壁表面涂上一层防护涂料,防止海生物在内壁表面的附着,然而却不能完全防止海生物的附着,没有明显的效果。而现有的技术是通过外界施加的手段,对附着在内壁表面的海生物进行清扫,能够对附着物彻底清除。
2、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辐条旋转带动硬质毛刷对内壁表面进行清扫;辐条旋转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毛刷对隧道壁面的清扫,能够将其快速清理干净。
3、本实用新型采用车的方式在隧道中行进,在车体的下方有车轮,起到行进和支撑的作用。模拟车的运动方式在隧道中行驶,不仅能够提高效率,还能够使设备在工作过程中保持稳定状态。
4、本实用新型车体前端安装摄像装置,可以在工作过程中方便看到隧道内壁表面的情况,找到附着物存在的位置并分析处理。将所采集到的图像信息传递到车体内的操作及控制设备,可通过图像处理对清扫前后的情况进行分析,判断是否需要继续清扫,并对下一步动作做出指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执行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无水条件下大型智能化隧道海生物清理设备, 包括行走部分1、摄像装置2、车体3、执行装置4、升降台装置5;
所述行走部分1由三列车轮组成,设置在车体3的底部;
所述摄像装置2安装在车体3的前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403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排水检查井支管与井筒密封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地铁围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