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射治疗用光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4077.8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5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姚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雷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5/00 | 分类号: | A61N5/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华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2 | 代理人: | 彭益波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 治疗 用光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特别涉及放射治疗用光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放射治疗装置在治疗时为了尽可能降低射线对健康组织的伤害,使用限光筒或光栅叶片系统拟合病灶形状,阻止射线对病灶外的区域进行照射,由于限光筒无法调整,需要进行一对一的匹配制造,费用高昂,而光栅叶片可以进行实时控制,拟合任意形状,不用再一对一的单独制造限光设备,因此单位使用费用大大降低,但是由于每一个叶片都要独立连接一个电机,受到电机尺寸的制约,因此叶片的厚度被限制,无法做到更薄,而较厚的叶片在拟合形状时的精度往往差强人意,也对精确治疗造成难以解决的负面影响,在现有技术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将限光筒和光栅叶片组合使用,也没有实质性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放射治疗用光栅设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放射治疗用光栅装置,包括:上层光栅组件和下层光栅组件两层光栅叶片,所述上层光栅组件与下层光栅组件均包括水平对向设置的两组叶片,所述两组叶片均分别由驱动元件驱动做水平往复运动。
创造性的通过双层光栅装置的设置,等于将电机分成上下两组排布,排布的空间增加了整整一倍,使得叶片可以做到更薄,并且当上下两层叶片错位排布时,通过两次对病灶形状的拟合,拟合曲线的阶梯状折线更短更密,拟合精度大大提高。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光栅组件中的叶片与下层光栅组件的叶片平行设置,所述下层光栅组件的叶片之间的缝隙均位于上层光栅组件的对应叶片的底面的下方,即为上层光栅叶片的底面所遮蔽。
上层光栅叶片的底面覆盖下层叶片间的缝隙,很好的解决了片间漏射的问题,因此可以取消防止漏射所采用的阶梯形叶片及叶片设置凸条和凹槽,可以进一步将叶片做到更薄,拟合形状更加精确,同时也避免了叶片间的摩擦,更加可靠和低噪。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光栅组件的叶片的右侧边沿与下层光栅组件的叶片的左侧边沿对齐,或上层光栅组件的叶片的左侧边沿与下层光栅组件的叶片的右侧边沿对齐。
当叶片做到很薄时,按照这一标准进行排布,更加简单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光栅组件的叶片的底面中心线与下层光栅组件的叶片之间的缝隙中心线对齐。
按照这一标准排布,可以兼顾防止漏射的同时,将叶片间的间隔设置稍微宽一点,为排布电机提供便利。
进一步的,所述放射治疗用光栅装置还设有叶片前端位置控制装置,其控制上层叶片组件的两组叶片前端即自由端相互接触后形成的缝隙与下层叶片组件的两组叶片前端即自由端相互接触后形成的缝隙错位,即所述下层光栅组件的叶片之间的缝隙和叶片前端接触后形成的缝隙均位于上层光栅组件的对应叶片的底面的下方,即为上层光栅叶片的底面所遮蔽。
在拟合形状时,两侧的叶片相互碰触闭合,而中间区域叶片分离,从而形成拟合的孔洞,叶片碰触后依然存在缝隙,这个缝隙产生的漏射现有技术没有提供解决方案,也没有相关的技术启示,本技术方案创造性的采用双层叶片碰触后缝隙的异位,从而有效的解决了叶片前端漏射的难题。
进一步的,所述上层光栅组件的叶片由中间叶片开始到右侧叶片的右侧边线,从与下层光栅组件的叶片的左侧边沿对齐逐渐向叶片中心线方向移动,即上层叶片覆盖下层叶片的面积逐渐加大,左侧叶片镜像设置。
这样排布可以更加优化片间漏射的规避效果。
进一步的,,所述叶片前端位置控制装置包括:
叶片前端距离计数器,用于实时监控下层光栅组件对应叶片前端的距离,当数据为零时,则表明该对叶片前端相互碰触闭合;
中央控制器,接收叶片前端距离计数器传来的数据,当某组叶片前端距离为零时,则向上层光栅组件中上方对应的位置的一对叶片发出指令,该对叶片执行以下命令:
第一,该对叶片前端碰触闭合并保持;
第二,调整两个叶片向前移动的距离占比,使得两个叶片前端的碰触后形成的缝隙与下层叶片间前端缝隙错位,即所述下层光栅组件的叶片之间的缝隙和叶片前端接触后形成的缝隙均位于上层光栅组件的对应叶片的底面的下方,即为上层光栅叶片的底面所遮蔽。
附图说明
图1是光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双层光栅叶片一侧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上下两层光栅叶片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图5是上下两层光栅叶片在两侧叶片碰触后前端缝隙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雷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雷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407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佩戴的眼部或颈部保健用生物塑形仪
- 下一篇:产科护理会阴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