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刚柔耦合缓冲仿生足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4457.1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35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钱志辉;苗怀彬;梁威;宋国风;付君;任露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2D57/02 | 分类号: | B62D57/02;F16F15/04 |
代理公司: | 长春市四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2103 | 代理人: | 张建成 |
地址: | 130025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耦合 缓冲 仿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四足机器人足,特别涉及一种刚柔耦合缓冲仿生足。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仿生步行机器人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在社会的多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如农业、军事、星际探索、野外科考、抢险救灾等。按步行足数目,步行机器人可划分为单足、双足、三足、四足、六足、八足甚至更多,其中偶数占绝大多数。而四足步行机器人相比其他类型,具有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结构简单,易于控制等显著特点,另外,四足机器人不仅能够以静态步行方式实现结构路面及复杂地形上的行走,还可以动态步行方式实现高速行走,因而得到世界范围内的极大关注,成为仿生机器人领域的研究热点。
四足步行机器人在动态快速步行状态下,由于腿机构和关节的刚性,使得其腿-足与地面接触时,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阶跃式的接触冲击。日本、美国等国学者发现机器人的脚与地面接触时造成的冲击,往往会对机器人系统造成重大损伤,例如,损坏机器人驱动电机或者传动齿轮,大大降低机器人运动的稳定性,使得机器人系统控制难度增大。因此,四足步行机器人腿-足的接触力冲击问题已经成为国内外这类机器人研究广泛关注的问题,降低腿-足接触地面时的冲击是此类机器人设计的重要环节。
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其与地面的接触冲击主要由质量、刚度、阻尼、触地时间历程和落地时各组件的速度决定,由于其质量、摆动速度和步行速度相对固定,因此通过减少机器人的质量或降低摆动速度和步行速度的方法来减少接触冲击比较困难。目前,大多采取在步行机器人的腿机构中加入弹性阻尼元件或采用高弹性材料,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面接触对机器人的冲击影响。而四足机器人的足部作为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唯一并首先与地面发生冲击作用的部位,目前并未受到过多考虑。现有的四足步行机器人的足部多为圆弧面或球形的整体刚性设计,难以保证高可靠度的接触及缓冲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四足机器人腿-足系统缓冲性能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能克服上述缺点的刚柔耦合缓冲仿生足。
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耦合足底部、上部柔层、足顶部盖板、扭转弹簧和压缩弹簧,耦合足底部的下端与地面接触,耦合足底部的上端圆周方向通过螺栓固定在上部柔层的下端,上部柔层的上端圆周方向通过螺栓固定在足顶部盖板的下端,足顶部盖板的上端与机器人的下肢连接;耦合足底部包括有径向足底板、底部柔层和侧向足底板,径向足底板的外部斜槽与底部柔层的内部斜凸啮合,底部柔层的外部斜凸与侧向足底板的内部斜槽啮合,径向足底板、底部柔层和侧向足底板的啮合面构成刚柔耦合的缓冲界面;上部柔层的下端凸台与耦合足底部的上端凹槽啮合,上部柔层的上端凸台与耦合足底部的下端凹槽啮合,第一层孔、第二层孔和第三层孔均匀分布在上部柔层的上端面,压缩弹簧均匀安装在第一层孔中,扭转弹簧均匀安装在第二层孔和第三孔中,上部柔层、压缩弹簧和扭转弹簧分别与足顶部盖板和耦合足底部构成刚柔耦合的缓冲界面。
所述的上部柔层和底部柔层的材质为橡胶,从而在仿生足的行走中起到缓冲减振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过程为:
本实用新型是根据具有优良缓冲性能的趾行四足动物-德国牧羊犬的足部拓扑结构及其材料特征得到的启示。
陆地上的四足趾行动物(如犬、猫)的足部在运动中与地面的接触,均是通过足部的趾端及足垫共同作用而完成的。同时,对角小跑是陆地上多数四足动物在奔跑时优先采用的步态,该运动状态下,地面对动物足部的冲击作用非常显著,而德国牧羊犬在该步态模式下的运动尤为平稳顺畅,缓冲表现更为突出。
经过观察分析,发现,德国牧羊犬的足部主要由骨骼(掌骨和趾骨)、韧带、肌肉及足垫组成,其中足垫又分为指垫和掌垫,呈离散分布结构。犬的足垫为黏弹性的软质材料,而足部骨骼则具有较高的刚性特征,连接骨骼的韧带及肌肉亦呈现黏弹特性。足垫位于掌骨及趾骨的正下方,当地面与犬足部发生接触作用时,冲击力逐次通过足垫-骨骼-韧带结构,其由于各结构的柔性-刚性-柔性特征及结合方式而发生一定程度的耗散及传播方向的分散与改变,将冲击力降低到适当范围,从而避免了冲击力过大对下肢造成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44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悬螺旋弹簧压缩装置
- 下一篇:可调节高度的履带式行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