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修路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0803.7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7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东;陈逸锋;刘广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晓东;陈逸锋;刘广涛 |
主分类号: | G05B19/04 | 分类号: | G05B19/04;G05D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冯剑明 |
地址: | 529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修路 机器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修路机器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道路网也越来越发达,给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但是越来越发达的道路网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路面修复工程,传统做法是修路工人先将破损的路面部分切割,再填充相应的物料(如混泥土、沥青等),最后压平路面。这种做法费时费力,而且修路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尤其是在夏天或冬天的恶劣天气下,修路工人的工作效率更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智能修路机器人,自动探测、投料及修整一体化,省时省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智能修路机器人,包括有机架,所述机架设置有前轮及后轮,所述机架中部靠近前轮的位置安装有连接于主机、用于探测路面开裂或坑洞的探测机构,所述探测机构后方的位置安装有用于投放填充物料的投料机构,所述投料机构包括有储料斗,所述储料斗连接有震动式搅拌器,所述储料斗的出料口安装有连接于主机的板阀,所述储料斗的出料口外壁安装有第一清扫喷嘴,所述机架下方连接有用于压平填充物的压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探测机构为超声波测距仪或者距离探测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修整机构包括有压桶,所述压桶通过摆动机构连接于机架。
进一步,所述摆动机构通过齿轮连接于驱动电机。
进一步,所述前轮为由齿轮驱动转向及设置于机架中线的单轮。
进一步,所述机架前端设置有第二清扫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探测机构探测路面情况,反馈给主机,主机判断是否需要修补,当需要修补时修路机器人停下,主机控制投料机构的板阀开启,投放填充物料,投料停止后再通过压桶对路面进行修整,一机完成修补路面的所有工作,效率高,大大节约时间及人力,结构简单,实施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本实用新型集自动探测、投料及修整于一体,工作高效,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智能修路机器人,包括有机架1,所述机架1设置有前轮101及后轮102,所述机架1中部靠近前轮101的位置安装有连接于主机、用于探测路面开裂或坑洞的探测机构2,所述探测机构2后方的位置安装有用于投放填充物料的投料机构3,所述投料机构3包括有储料斗301,所述储料斗301连接有震动式搅拌器303,所述储料斗301的出料口安装有连接于主机的板阀302,所述储料斗301的出料口外壁安装有第一清扫喷嘴5,所述机架1下方连接有用于压平填充物的压桶4。采用上述结构,通过探测机构2探测路面情况,反馈给主机,主机判断是否需要修补,当需要修补时智能修路机器人停下,主机控制震动式搅拌器303搅拌填充物,保填充物混合充分,第一清扫喷嘴5喷出压缩空气将需要修补的缝隙或坑洞里的杂物吹走,再控制板阀302开启,投放填充物料,投料停止后,再由修整机构4对路面进行修整、压平;智能修路机器人前后运动,探测机构2进行多次探测,如填充物料不足,则重复投料及修整,最终保证路面修复平整。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探测机构2为超声波测距仪或者距离探测器。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压桶4通过摆动机构401连接于机架1。采用上述结构,当需要修整路面时,通过摆动机构401放下压桶4,压平路面;当不需使用压桶4时,通过摆动机构401收起压桶4。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摆动机构401通过齿轮连接于驱动电机。采用上述结构,摆动机构401的驱动方式结构简单,齿轮可以保证压桶4对路面保持一定的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前轮101为由齿轮驱动转向及设置于机架1中线的单轮。采用上述结构,智能修路机器人转向方便,操作简易。
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机架1前端设置有第二清扫喷嘴6。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第二清扫喷嘴6喷出压缩气体清洁路面的杂物,防止杂物影响探测机构2的探测效果。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只要其以任何相同或相似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晓东;陈逸锋;刘广涛,未经陈晓东;陈逸锋;刘广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08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