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型泵下增油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7326.3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7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剪树旭;剪新;张少培;张小文;王献峥;郑晓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16 | 分类号: | E21B43/16;E21B37/00;E21B28/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型 泵下增油 装置 | ||
1.一种复合型泵下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型泵下增油装置包括筒形的壳体(20),壳体(20)内含有液哨发生器(3)、永磁体(7)和牺牲阳极(10),液体能够从壳体(20)的一端流入壳体(20)内并且在流经牺牲阳极(10)、永磁体(7)和液哨发生器(3)后从壳体(20)的另一端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泵下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0)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液哨发生器(3)包括振片(31)和割缝体(32),振片(31)设置在割缝体(32)外,割缝体(32)的中部向下凸,割缝体(32)内含有容纳腔(33),割缝体(32)的边缘与壳体(20)的内壁密封连接,割缝体(32)的上部设有开口,割缝体(32)的侧壁设有割缝(34),振片(31)相对于割缝体(32)固定并且振片(31)的位置与割缝(3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液体能够从该开口进入容纳腔(33)后再从割缝(34)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型泵下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割缝体(32)的边缘设有用于插接固定振片(31)的凹槽(35),多个割缝(34)沿壳体(20)的周向在割缝体(32)上分布,割缝(34)沿壳体(20)的轴线方向设置,该开口的面积大于所有割缝(34)的过流面积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泵下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凹槽(35)沿壳体(20)的径向设置,凹槽(35)外端开放,振片(31)与凹槽(35)过度配合,振片(31)和割缝体(32)与壳体(20)间隙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复合型泵下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振片(31)含有用于插接的插接部(311)和朝向割缝体(32)弯曲的弯曲振动部(312),弯曲振动部(312)和割缝(34)位于同一平面,弯曲振动部(312)朝向割缝体(32)的一侧的断面为尖角状,弯曲振动部(312)的厚度与割缝(34)的宽度的比为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泵下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0)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液哨发生器(3)、永磁体(7)和牺牲阳极(10)在壳体(20)内从下向上依次设置,壳体(20)包括筒形的连接体(21)和第一油管短接(9),第一油管短接(9)的下端与连接体(21)的上端固定连接,液哨发生器(3)固定于连接体(2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型泵下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油管短接(9)的下端通过转换接头(5)与连接体(21)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油管短接(9)的下端设有外螺纹,转换接头(5)的内壁和外壁均设有螺纹,连接体(21)的上端设有内螺纹,连接体(21)内设有用于固定液哨发生器(3)的卡位台阶(22),转换接头(5)的下端与卡位台阶(22)配合将液哨发生器(3)固定连接体(2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复合型泵下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0)内还含有用于安装永磁体(7)的第一支架(4)和用于安装牺牲阳极(10)的第二支架(11),第一支架(4)和第二支架(11)通过连接头(8)连接固定,连接头(8)的内径小于第一油管短接(9)的内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型泵下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支架(4)包括第一支撑杆(42)和圆形的第一支架片(41),该第一支架片(41)的边缘与转换接头(5)的下端连接固定,该第一支架片(41)上设有多个用于所述液体流过的通孔,多个隔环(6)和多个环形的永磁体(7)交替间隔设置并套设在第一支撑杆(42)外,隔环(6)的外径和永磁体(7)的外径均小于第一油管短接(9)的内径,第一支撑杆(42)的下端与第一支架片(41)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42)的上端与连接头(8)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复合型泵下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支架(11)包括第二支撑杆(112)和圆形的第二支架片(111),该第二支架片(111)的边缘与第二支架(11)的内壁连接固定,该第二支架片(111)上设有多个用于所述液体流过的通孔,牺牲阳极(10)套设在第二支撑杆(112)外,牺牲阳极(10)的外径小于第一油管短接(9)的内径,第二支架片(111)的下端与连接头(8)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42)的上端与第一支架片(41)固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泵下增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壳体(20)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壳体(20)的下端对接有第二油管短接(2),第二油管短接(2)内设有圆柱状的旋流体(1),旋流体(1)的轴线与第二油管短接(2)的轴线重合,旋流体(1)的直径等于第二油管短接(2)的内径,旋流体(1)的外壁设有多条用于所述液体流过的螺旋形流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732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次性尿布
- 下一篇:采用同位素示踪的砾石充填效果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