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动分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4368.3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3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森高通;中村和弘;铃木庆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 |
主分类号: | G01N35/10 | 分类号: | G01N35/10;G01N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析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以短时间的清洗来提高探针的清洗效果,并且能够减少抽吸下一个液体时清洗水等的混入的自动分析装置。从清洗喷嘴(201)向清洗槽(32)的节流部(301)供给清洗水,将试剂探针(7a)插入清洗槽(32)内,一边使之进行下降动作,一边进行试剂探针(7a)的外侧清洗、节流部(301)的清洗、试剂探针(7a)的内表面清洗动作,在试剂探针(7a)的上升过程中,也进行基于真空喷嘴(212、213)的干燥动作,从而能够使试剂探针(7a)的清洗、干燥动作高速化,从而能够缩短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试剂、血液或尿等液体试样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在生化自动分析装置、免疫自动分析装置等自动分析装置中,具备在试剂或被检体试样的抽吸排出后、用清洗水进行探针的清洗的清洗槽。
用探针抽吸试剂或被检体试样时的探针的污染量通常是在探针检测液面后、伸入试剂或者试样中的量的5mm左右的范围。因此,该范围成为探针的清洗范围,但例如从为了防止试剂的蒸发而在试剂瓶刻有痕迹且安装有瓶盖的试剂瓶用探针进行试剂的抽吸的情况下,需要在与从试剂的瓶盖至试剂瓶底的范围相当的大范围内对探针进行清洗。
但是,扩大探针的清洗范围存在以下的缺点。首先,因清洗范围增大,而不得不设置较长清洗时间。并且,若在探针清洗后,附着于探针的侧面的清洗水大量残留,用该状态下的探针来进行下一个试剂抽吸,则可假定附着于探针侧面的清洗水混入试剂瓶内,从而导致试剂因清洗水而变稀薄。
对于探针较深地向被检体试样内伸入的例子,也如上述所述那样,为了在大范围内进行探针的清洗范围而产生相同的缺点。
因此,在探针的清洗范围大的情况下(例:清洗范围为80mm),作为除去探针清洗后的附着于探针侧面的清洗水的方法,公知有如下方式:当在探针清洗位置进行了清洗后,使探针向真空抽吸筒位置移动,并使探针向真空抽吸筒下降,而对真空抽吸筒内抽真空,由此将附着于探针侧面的清洗水除去(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34091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6-25749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专利文献1、2所记载的技术,由于清洗后的探针向真空抽吸筒上表面移动,所以在真空抽吸口附近,不存在附着于探针的试剂、被检体试样、因清洗而飞散来的清洗水所产生的污染。
此处,期望自动分析装置的动作的高速化或者清洗槽的设置空间的最小化。该情况下,考虑从探针的清洗至干燥在相同的清洗槽中实施,来实现清洗动作的高速化、设置空间的最小化。
该情况下,若考虑提高除去附着于真空抽吸时的探针的清洗水的效率,则使清洗槽的开口部变窄。
然而,若缩小清洗槽的开口部的孔径,则清洗前的探针向清洗槽下降时,附着于探针的试剂或被检体试样向清洗槽的开口部附近飞散或者附着的可能性变大。由于将探针插入于清洗槽,所以清洗槽的开口部附近被飞散或者附着的试剂或被检体试样污染,当在清洗槽内清洗后以干燥探针为目的而进行探针上升时,探针在清洗槽的开口部附近与飞散或者附着的液体接触,从而在下一个液体抽吸时,导致污染的危险性较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实现能够以短时间的清洗来提高探针的清洗效果、并且能够减少抽吸下一个液体时清洗水等的混入的自动分析装置。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结构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未经株式会社日立高新技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436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