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重载轮胎有效
申请号: | 201480008272.4 | 申请日: | 2014-02-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950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森洋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主分类号: | B60C9/18 | 分类号: | B60C9/18;B60C9/00;B60C9/20;B60C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3 | 代理人: | 张敬强,严星铁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载 轮胎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重载轮胎,其包括一对胎圈部、在一对胎圈芯之间环形地延伸的胎体以及位于胎体的胎冠区域的外周侧的带束层。
背景技术
在卡车和公共汽车中使用的重载轮胎包括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充气轮胎。专利文献1的充气轮胎,能够在防止轮胎表面的局部磨损的出现的同时提高所使用的帘线的抗疲劳性,尤其是提高在宽度方向上的周向带束层的端部中使用的帘线的抗疲劳性。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PL1:特开2011-16202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
需要用于减少作为一种局部磨损的胎肩边缘磨损(这是指发生在胎肩部的接地端的周边的磨损)的更好的技术。
本发明旨在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能够充分地减少胎肩边缘磨损的轮胎。
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重载轮胎,其包括一对胎圈部和在该对胎圈部之间环形地延伸的胎体。重载轮胎在胎体的冠状区域的外周侧上包括:第一带束层,其包括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的帘线;第二带束层,其包括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帘线;以及第三带束层,其包括沿与第二带束层的帘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以30°或更小的角度相对于在轮胎周向方向倾斜地延伸的帘线。第一带束层、第二带束层和第三带束层在轮胎径向方向上从内侧到外侧以固定顺序布置。第三带束层具有宽度w3,其为胎面宽度w的80%或更多,并且第二带束层具有宽度w2。宽度w2和宽度w3满足w2<w3的关系。
这里,在轮胎被组装到应用轮辋且被充有特定的内压且不在其上施加负载的状态下,测量诸如带束层的宽度的尺寸。
“胎面宽度”在这里指的是在上述状态下测量的轮胎宽度方向上的胎面端之间的长度。“胎面端”指的是,在轮胎被组装到应用轮辋并且被充有特定的内压且在其上施加与最大负载能力相应的负载的状态下,轮迹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最外侧的接地位置。
带束层的帘线“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在这里不仅涵盖了沿轮胎周向方向延伸的带束层帘线,还涵盖了以小于10°的角度相对于轮胎周向方向倾斜的、大致沿轮胎轴向方向延伸的带束层的帘线。
这里,“应用轮辋”代表通过下面所述的标准被指定给各个轮胎尺寸的轮辋。具体地,“应用轮辋”代表具有通过工业标准指定的、在轮胎的制造和使用领域中有效的适用尺寸的标准轮辋(也被称为“认可轮辋”或“推荐轮辋”)。工业标准的例子包括:美国的轮胎和轮辋协会的“年鉴”;欧洲的欧洲轮胎和轮辋技术组织的“标准手册”;日本的日本汽车轮胎制造协会的“JATMA年鉴”等。“特定的内压”代表通过上述标准指定的对应于轮胎的最大负载能力的气压,并且“最大负载能力”代表根据上述标准可施加于轮胎的最大质量。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重载轮胎能够充分地减少胎肩边缘磨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重载轮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剖视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重载轮胎的胎面花纹的局部展开视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重载轮胎的制动方向上的剪切力和扁平率之间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重载轮胎的实施例。
图1所示的实施方式的重载轮胎10优选地用于卡车和公共汽车中。重载轮胎10包括一对胎圈部1和由在一对胎圈部1之间环形地延伸的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组成的胎体2。在胎体2的冠状区域中,重载轮胎10还包括在轮胎径向方向上以从内侧到外侧的固定顺序布置的第一至第四带束层3a至3d。胎面橡胶也在轮胎径向方向上位于第一至第四带束层3a至3d的外侧。胎体的冠状区域、第一到第四带束层3a至3d和胎面橡胶作为整体形成了胎面部5,胎面部5组成了轮胎的胎冠区域。重载轮胎10在轮胎宽度方向上的两侧上进一步包括强化橡胶层4。每个强化橡胶层4在径向方向上位于第二带束层3b的内侧,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从第一带束层3a的轮胎宽度方向的外侧的位置延伸到胎侧壁部的轮胎径向方向的外端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普利司通,未经株式会社普利司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800082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枕
- 下一篇:一种仿刺参种质鉴定方法